如今,精準細分人群,挖掘細分需求,是煙草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但是究竟該如何著眼、如何著手?隨著新生代消費群體的購買力不斷增強,企業開始將越來越多的目光集中于新生代消費群體,挖掘新生代消費群體潛在消費需求勢在必行。與此同時,大多數品牌也需要注入新活力、新內容,增強生命力和創造力,得到廣大年輕消費者的認可,故推出了諸多新品。
然而,這些產品大多折戟沉沙、黯然退場。為什么?筆者認為原因在于這些產品只滿足了企業的“想象”,而不符合消費者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調研和評測的力度不夠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新品開發都比較輕視、忽略市場調研與評測。那時候,新品開發的基本流程是企業看到目前市面上那些細分品類、題材比較火,就決定入局,開發一個類似的新品,經過幾個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精心研究與定位,產品配方、輔材、包裝基本成型。接下來就是評測了。把這款產品拿給業內專業人士品嘗下,提出一點修正意見進行改正后進入市場評測流程。不過,大部分新產品的這個過程基本上都是走馬觀花。
整個新品開發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調研和評測或是缺位或是重要性大大降低,消費者的意見在這個流程中沒有被看到、被珍視,品牌方揣摩消費者心理全靠“想象”和“猜測”,這樣的產品身上肩負著挖掘與消費者有共鳴、相契合的關鍵,抓住消費者的核心需求的任務,是不是有點困難?
當然我們決不能忽視,傳統的調研、評測的真實性可能不夠高,總量規模有限,而且問卷的受眾不夠隨機,同時用戶的真實行為與回答之間常常有一定的出入。不過,這些困難并非沒有辦法解決。
目前,拿快消品行業來說,很多新興品牌都開始采用高科技的“營銷技術”,用于前期調研和后期評測。比如通過程序化廣告渠道,分配好各個時間、渠道、人群的權重,并通過多種手段識別真人回答,過程可控。還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回答,智能地調整下一句對話的內容。
在產品評測方面,“營銷技術”也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如果難以敲定產品包裝,可以直接先把若干個產品包裝做出來,放上特定平臺,測試用戶的點擊率、瀏覽完成率,最智能的一點是,面對不同人群和機型,自動更換不同的細節元素,并獲取對比與反饋,并形成一份專業的數據報告,直觀、形象、有效。
如今,行業內高度重視新品成活率,筆者相信如果品牌方適時應用一些科技前線的成熟手段和方法,將會對新品的發展大有裨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