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度村新貌
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涼山州所屬越西縣等7個原國家級貧困縣被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四川中煙西昌卷煙廠定點幫扶的越西縣保石鄉洛度村順利摘帽脫貧。
2015年以來,西昌卷煙廠始終牢記“精準扶貧”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行業、公司各項扶貧政策,全面助力洛度村基層黨建、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文化教育等各項工作,該村綜合貧困發生率由27%降至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明顯提升,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機制基本形成。洛度村扶貧事跡和成果經行業煙草在線、東方煙草報等媒體多次報道,2020年“行走寬窄之間 走進四川中煙”新聞媒體采風團赴洛度村進行專題采訪。
以“黨建+扶貧”為先導,強化脫貧攻堅政治引領。越是決戰脫貧攻堅,越要強化黨的建設、加強黨的領導。為凸顯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關鍵作用,西昌卷煙廠積極探索“黨建+扶貧”工作模式,著力在建強基層黨組織、苦干實干創佳績上抓落實。工廠通過實施“黨旗領航貧困村”項目和“扶志助力”先鋒黨支部建設項目,切實建強“黨建直通車”、“經濟共享鏈”、“幸福連心橋”,實現與貧困村黨員群眾心貼心、肩并肩的深度對接。同時,先后派出兩任第一書記、4名青年黨員前往洛度村駐村工作,累計撥付黨費20.91萬元,打造黨員活動陣地、開展村民素質培訓、支持集體經濟發展、推進民俗文化建設等。各基層黨組織紛紛深入貧困村開展“主題黨日”、“知識講堂”、“走訪慰問”等活動,有力提升越西縣保石鄉洛度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2019年工廠《黨建扶貧案例》入選《國家局基層黨建100例》。
以“基建扶貧+產業扶貧”為支撐,夯實脫貧攻堅基礎。振興山村,得靠筑牢基建留住人,得靠幫扶產業“授人漁”。2016年至今,工廠捐助資金214.5萬元實施洛度村基建等扶貧項目7個、產業扶貧項目3個。建成村集中安置點、農貿交易市場和通村入戶道路,完善貧困戶住房功能、家居用品和生活設施。特別是先后投入42萬元開展新農作物試點種植,使高寒山區村民吃上了新鮮蔬菜;建成保石鄉所屬村組第一個跑山雞養殖場,擴大了集體經濟;捐贈一批高山種牛,幫助發展黃牛養殖業。同時,配合縣農牧局建成該村西南馬養殖場,配合“村兩委”成功入股縣農投公司蘋果產業園種植項目等,有力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條件,解決了洛度村集體經濟薄弱、無產業支撐的問題。另外,工廠干部職工還通過開展“暖冬關愛”、“以購代捐”、“助農濟困”等活動,持續向該村捐款20余萬元,切實幫助村民脫貧致富。2016年以來,該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呈逐年加速上升趨勢,其中2018年達到5800元、2019年上升為7279元、2020年提高到11000元,分別超出當年脫貧基準線2100元、3529元和6800元,為貧困村脫貧奔康奠定了基礎。
以“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為抓手,激發脫貧攻堅動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抓好教育文化培養,就是為扶貧“造血”、激發內生動力。工廠高度重視該村素質教育和文化建設,近年來累計為保石鄉中心校和洛度村幼教點投入140余萬元,不斷完善學校基礎建設、教學設備設施,持續開展優秀學生助學獎勵和貧困學生關愛救助等,全力支持貧困村基礎教育。同時,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捐資20余萬元打造30戶集中安置點民俗風貌,修建彝族文化牌坊、民俗文化廣場和彝族文化墻,建成農民夜校和黨員書屋;推進“文明新風”教育活動,積極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法治政策和移風易俗知識,讓村民改掉陳規陋習、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以“下沉基層+入戶幫扶”為常態,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按照全面小康“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工廠主要負責人、領導班子成員和扶貧干部堅持每月、每周深入洛度村開展幫扶工作,及時解決扶貧重點難點問題;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聚焦“一超”“兩不愁”“三保障”“戶三有”的工作標準,常態化開展入戶幫扶工作,建立起脫貧攻堅長效機制,不斷強化脫貧攻堅力度。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致力鄉村振興發展。下階段,西昌卷煙廠將繼續深入落實中央、行業、公司和地方扶貧工作部署,以實際行動詮釋國有企業助力脫貧攻堅戰的責任和擔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