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咱車間的生產成本又降低了74486元!”5月7日,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昌帝豪實業公司鋁箔工段配墨組組長張衛華在微信群里發布了一條信息。
“這里面也有咱配墨組的功勞。”配墨工楊俊峰和宋建軍異口同聲地說。
“伙計們,開始行動吧,要不來不及了!”5月10日下班前,細心的張衛華提醒大家后,和楊俊峰、宋建軍一塊兒從配料室搬回了十六七個空稀料桶。
三個人心有靈犀地把其中的8個空稀料桶兩兩靠攏整齊擺放成兩排,然后在每個空桶上面,口對口傾斜著放上一個空稀料桶,里面殘留的稀料便順著桶沿滴進了下面的桶內。
大約10分鐘左右,稀料滴完了,16個空稀料桶變成了8個。
就這樣,8個“變”4個,4個“變”2個,最后,2個“變”1個。40分鐘左右的時間,16個空稀料桶里竟然又“滴”出了15公斤左右稀料。
正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據統計,1公斤稀料價值20元,15公斤就是300元,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約6萬多元。
“我剛來配墨組上班,俺組長張衛華教我這么做的。雖然費事點,但省的都是咱大家的。”宋建軍說。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楊俊峰說,老百姓過日子講究個精打細算,企業生產經營也是如此。
“降本增效就要發揚‘螞蟻搬家’的精神,從點滴中摳效益。”張衛華說,只要用心發現工作中每一個可以改善的地方,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細小的精益終究會匯成效益的長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