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木板、一把切刀、一點粘合劑、一塊壓膜板,一張金黃而有韌性的煙葉,在木板上鋪開,切刀將它裁成一彎新月,“茄胚”被放在新月狀的茄衣上,隨后將其裹動,緩緩旋轉,在四川中煙長城雪茄廠里,一支雪茄正慢慢成形。這種歷史悠久的手工卷制雪茄技能,一個工人一般要系統的學習兩三年的時間才能獨自卷制出一支緊實度好、配置合理的雪茄。
手工制作一支質量上乘的雪茄是一個復雜、耗時的過程,并且需要精湛的雪茄卷制技藝。雪茄的制作過程中蘊含著滿滿的人文色彩,在現代技術的發展下,對于一支富有生命力的雪茄而言,機器再怎么智能都無法代替手工的溫度,因此可以說手工雪茄是產業標桿,代表著工藝、品位和形象。
11月9日,四川中煙手工雪茄年度商業銷量突破1000萬支,較去年銷量實現持續增長,以高端突破引領著國產雪茄高質量發展。在銷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群眾對四川中煙手工雪茄品質的認可,也是四川中煙匠心智造,用文化滋養品牌,加速推動我國雪茄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供應鏈中高端的體現。
手工卷制
百年發展中的國產雪茄
“要做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好雪茄來,把東亞雄獅的威名樹起來,它的名字就叫‘長城’。”百年前的這句話,奠定了四川中煙雪茄發展的初心,就是要做出中國人自己的好雪茄。川煙工業從民間手工雪茄作坊到蹣跚起步的小型雪茄工業,再到如今的四川中煙,已綿延了一百余年。
歷經百年的發展,四川中煙長城雪茄已成為中國雪茄領軍品牌。1918年,四川什邡人王叔言開設了益川工業社,生產多種規格、多個牌號的雪茄煙,由此拉開了中國雪茄產業化發展的大幕。到2007年9月4日,長城雪茄廠成立,通過不斷挖掘提煉,長城雪茄廠在煙葉種植、原料配方、加工卷制、醇化保養等方面形成了多項特色工藝技術,長城雪茄進入發展新階段。
2017年11月,中國雪茄博物館在四川省什邡市建成開放,博物館展示了長城雪茄百年歷史及其雪茄的起源、全球分布,并還原煙葉種植、發酵、雪茄卷制等場景,參觀者可以從中更多的了解雪茄知識與文化。中國雪茄博物館還曾在2018年榮獲“四川十大產業文化地標”稱號,至今已成為中國雪茄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
為探索雪茄品牌發展之路,振興民族雪茄產業,四川中煙在中國雪茄誕生地——四川什邡打造“中國雪茄銀行”。雪茄銀行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流通銀行,而是集中珍藏了大量各種各樣不同價值、不同類型的雪茄。據了解,銀行內部養護空間達到2400余立方米,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面積的雪茄養護基地,填補了國內雪茄貯藏養護市場的空白,完善了中國雪茄產業體系。
中國雪茄銀行
匠心獨運下的品質革新
多年來,四川中煙專注于提升國產雪茄產品品質和雪茄新品開發。為全面提升以長城雪茄品牌形象和競爭力,堅持推動和引領“中式雪茄”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3月,四川中煙正式啟動了中式雪茄“醇甜香”品類構建項目,塑造中式雪茄品類風格,彰顯中國特色,推動長城雪茄做強做大國內市場并深度融入國際市場。
中式雪茄“醇甜香”品類構建項目啟動后,四川中煙攜手多個地市煙草專賣局共同開展中式雪茄原料基地建設與原料基礎研究工作。同時,會同江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多家行業內外科研院校,在雪茄物質內涵、工藝技術體系、原料發酵和成品存養等領域展開合作。中式雪茄“醇甜香”品類構建的提出,是四川中煙解決行業困境、應對國際競爭、提升中國雪茄核心競爭力的主動作為和有效嘗試。
今年10月,國際知名雪茄雜志Cigar Journal 2021年冬季盲評中長城(GJ6號)獲得91分的高分,這也是長城雪茄第6次登上此榜單。隨著長城雪茄在國際上展露頭角,其背后的中國味道、卷制技術等受到廣泛關注,“毛式規格”作為具有中國味道的雪茄規格,是四川中煙打造的中國首個原創雪茄規格,源自于“132秘史”的“2號”雪茄。
“132秘史”是長城雪茄一段歷史故事。1971年,什邡卷制大師黃炳福、劉宗貴、范國榮和姜躍秀四人,從什邡遷至北京,代號為“132小組”,生產定制雪茄。他們精心研制了35個配方,最終“2號”、“13號”雪茄被選中,毛式規格就是源自當年的“2號”雪茄。“毛式規格”的制定,對于中國雪茄產品、技術等參與國際競爭具有重要意義,繼而成為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
長城雪茄廠
百年工藝積淀、匠心傳承,傳承為創新之基,創新為傳承之翼。創新能力,不是對以往工藝墨守成規,而是對現有的生產技藝的大膽革新,給行業技藝帶來突破性貢獻,促進生產技藝水平提升,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四川中煙并未止步于傳承手工雪茄制法,而是不斷突破,大膽創新,為國產雪茄賦予了更多新內涵。
下一步,四川中煙將以創新鏈對接產業鏈,全面整合產學研,依靠煙葉發酵工藝技術的推廣應用,減少國產雪茄對進口原料的依賴。基于雪茄的歷史積淀與文化積累,未來,四川中煙將不斷把握機遇,用匠心精工創新突破,把來自于中國的產品、理念和文化傳達給全世界。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