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廣東的天氣格外冷一些,有些記憶卻仍然難以忘懷……
廣東中煙扶貧干部李俊回憶起扶貧的點點滴滴時說:“從‘熬日子’到‘過日子’再到‘奔日子’,給鄧坊村貧困戶帶來了脫貧致富,給鄧坊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幫扶村民雨中探病
2021年11月2日,粵北的天氣漸寒,天空中飄起了濛濛細雨。在粵北人民醫院剛做完手術的李俊的病房門被敲響,進入病房中的正是他曾經幫扶過的因殘致貧的脫貧戶林二妹。林二妹一瘸一拐的推開了門,看著半年前曾經生龍活虎的小伙子躺在了病床上,眼眶濕潤了,眼角不由自主地留下了淚水。
李俊曾是廣東中煙駐扶貧工作隊的一員,幫扶的正是林二妹所在的鄧坊村。林二妹走后,護士在整理床鋪時候,從枕頭下掉下來了一個紅包。看到這個偷偷塞著的紅包,李俊的心中感動萬分,鄧坊村民對廣東中煙扶貧人的情誼竟如此之深,曾經幫扶鄧坊村的一幕幕又由涌上心頭……
從部隊“戰場”走向脫貧攻堅的“戰場”
2018年12月,李俊從部隊轉業至韶關卷煙廠,工作不到半年,他就響應廠黨委號召,申請到鄧坊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我們廣東中煙當時定點扶貧村鄧坊村,位于南雄市鄧坊鎮,距離南雄市區26公里,是一個人口大村,共有867戶2746人,產業以種植黃煙、水稻、花生為主。自2016年5月幫扶鄧坊村到結束,我初步做了統計,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228人。”李俊介紹,2年多來,廣東中煙完成幫扶投資項目44個,危房改造28戶。
在廣東中煙的幫扶下,鄧坊村村民生活更好了,人均收入從5000元提升到到1.6萬元。不僅如此,雙喜大道、外立面改造、鄧坊公園、危房改造……鄧坊村從窮村蛻變成了美麗鄉村。
李俊稱,廣東中煙穩步推進“兩不愁三保障”、防返貧預警動態監測、扶貧扶志扶智等政策落實,協助鎮村建成了雙喜大道,自籌資金開展了外立面建設和改造等項目,并定向捐贈投資了泉水谷漂流度假村綜合旅游開發、里源生態園、沃柑園等特色產業項目建設。?
一系列的舉措,促進了鄧坊村村集體實現多元化增收。集體收入增加從不到5萬元上升至50余萬元。村民從“熬日子”到“過日子”再到“奔日子”。?
扶貧暖心路 化解村民二十多年矛盾
在李俊的扶貧記憶中,劉冬秀的故事一直難以忘懷。
在送患肺結核晚期的劉冬秀住院前,瘦弱的劉冬秀拉著李俊的手,從床頭疊放的衣服中拿出了一個紅色的存折,顫巍巍地說:“小李啊,當時我欺騙了你,說沒有一分錢,讓你給了我生活費。其實我身上還有一些錢,是我準備最后看病用的,小李,你對我比我兒子還要好,是我的親人,我把這個存折交給你保管,還有家中的房子,我也留下來給你。”
李俊知道,此時的劉冬秀是在做后事的交代。工作隊將劉冬秀送進醫院后,歷經波折,終于將劉冬秀的兒子和丈夫分別從成都、廣州找了回來。在醫院,劉冬秀欣喜地對前來看望的李俊說:“真的謝謝你,我老公二十多年沒管過我,這幾天的醫藥費竟然是他給我付的。十八年了,兒子也第一次叫我媽媽,我真的很開心。”
工作隊30多天的努力沒有白費,終于化解了劉冬秀家積壓二十多年的矛盾,雖然,劉冬秀最后還是走了,但是,她在家人的溫暖中離世,人生的彌留之際得到了關懷和慰藉。
李俊稱,像劉冬秀這樣患重病的貧困戶,在鄧坊村還有7戶。為此,工作隊自行制定救助方案,得到了廣東中煙的大力支持,是南雄市唯一做到貧困戶就醫費用“全額報銷”的幫扶單位。
廣東中煙扶貧工作隊離開前,村民們紛紛給廣東中煙送來錦旗表示感謝。李俊說,最讓他欣慰的就是鄧坊村民們對廣東中煙扶貧人的感恩之情,雖然離開扶貧崗位一年半了,但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總會收到多位鄧坊村民自發郵寄來的農副產品,這或許是鄧坊村民們對廣東中煙扶貧人最大的認可,這就是廣東中煙扶貧人脫貧攻堅的“碩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