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上也有“電子眼”?
沒錯!在福建中煙龍巖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卷包車間,各條生產線都裝有“電子眼”——視覺檢測裝置。有了它,不僅有效防止了缺陷煙包流入市場,更標志著企業向實現產品質量問題零反饋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自主研發的視覺檢測裝置。余碩寧攝
近年來,福建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持續推進“云大物智移”等新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探索煙葉全過程質量管控、產品數字化輔助設計、“5G+AI技術”應用等,以“智造”守護“質造”,持續賦能品牌高質量發展。
“電子眼”,是福建中煙鼓勵所屬生產制造企業探索應用“5G+AI技術”、自主研發分布式高精度煙包外觀全面檢測與智能云服務系統的成果體現。他們采用基于神經網絡的Al云圖像缺陷檢測技術,解決了視覺檢測無法智能分類數據的技術瓶頸,實現了煙包外觀質量從結果管理到過程監控的轉變;成功設計了基于缺陷特征的多定位、顏色錯誤等檢測算法,解決了傳統算法誤檢測、漏檢測的技術難點問題,檢測精度和運行穩定性大大提升。
不只卷接包裝環節,在煙葉生產和調撥、配方設計、制絲加工等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福建中煙也在探索用新技術改造傳統質量管控模式,為產品質量保駕護航。
福建中煙各生產制造企業在卷煙生產環節探索應用“5G+AI技術”。福建中煙供圖
全國統一煙葉生產經營管理平臺上線以來,福建中煙圍繞原料供應鏈深化拓展應用,構建了煙葉全過程質量管控體系,全面采集核心環節的質量數據,整合質量評價數據,構建批次數據歸集模型與質量評價模型,精確掌握煙葉的種植狀況,實時了解質量動態,實現綜合對比分析、質檢清選的年度對比、加工流向分析等;搭建并利用原料質量分析平臺,根據品牌風格定位,實時追蹤煙葉調撥進度、等級質量情況,精準評估品牌需求滿足程度,有效提升了整體質量管控能力。
在產品配方設計環節,福建中煙基于全國統一煙葉生產經營管理平臺,收集并分析原料的物理、化學、感官、熱重等多維數據,構建了煙葉數字畫像。配方設計人員基于數字畫像,深入分析煙葉質量風格特征,并利用自主開發的打葉配方輔助設計平臺開展數字化配方擬合設計,比對質量目標,優化配方組合比例,有效降低了煙葉質量波動給產品品質帶來的影響。
制絲環節工藝流程長、工序繁雜、設備種類多,如何有效保障煙絲質量?
龍巖煙草工業公司物流部信息維護員鄧弘立利用數字孿生系統分析庫區運行情況。余碩寧攝
在龍巖煙草工業公司,他們引入數字孿生技術,將人、機、料、法、環等動態運營場景通過3D建模實時虛擬仿真,實現了煙絲倉儲過程仿真回溯、產中監控、產后分析等功能;同時搭建堆垛機健康狀態監測預警平臺,通過設備運行參數采集和分析,實現堆垛機維護保養計劃和健康狀態趨勢的推送,以設備的穩定運行保障煙絲質量的穩定性。
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探索全集控模式在制絲線的研究與應用,自主開發構建了可交互“一人三屏”的全集控操作模式。他們系統性研究生產過程自適應的無人工干預控制技術,設計并落地應用分級分類報警系統和監控系統預置位組合功能,構建了與生產全過程狀態聯動的制絲智能“天眼”系統。全集控模式推廣后,制絲生產效率提升了14%,操作人工干預次數下降30.2%,質量指標穩中有升,工藝指標預報警覆蓋率接近100%。
心有山海,逐夢前行。從原料保障到加工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福建中煙正以數智技術重塑質量管控模式,全力保障產品品質,彰顯閩產卷煙獨特性,為全面塑造“七匹狼”品牌競爭新優勢而不懈努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