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中煙郴州卷煙廠積極擁抱易地技改后的工藝新要求、設備新變化、產品新標準,錨定質量管理數字化方向,在制絲工藝過程控制、卷包質量預警、成品質量分析上創新,以數字賦能生產效率提升、質量隱患預警、設備配置增值、組織模式重構,走好數字化轉型之路。
參數控制精準精細
數字創新是有效應對工廠多品牌多規格小批量生產挑戰的關鍵所在。在制絲工藝環節,確保產品過程參數的精準化控制是重點。該廠堅持事前預防、事前管控,結合品牌結構特性及過程管控需求,自主開發制絲工藝管控系統,暢通感知、識別、預警、反饋“大循環”,全力支撐制絲過程控制參數總量大、設備加工精度高的現實所需,實現“數字之治”。
梳理制絲關鍵參數控制清單。對制絲工藝過程控制進行風險識別,全面梳理數采數據、過程運行參數、工藝質量指標,統籌質量風險等級、系統識別可靠性等因素,將135個工藝控制指標擴展分解至544個設備或工藝參數關鍵控制點。
開發過程參數控制與預警算法。縱向收集制絲質量控制歷史經驗,橫向結合工藝設備專家的工作經驗,在兩項經驗邏輯的基礎上建構數字程序邏輯,開發過程參數控制與預警算法,由集控系統實現自動化的參數精準控制和偏差預警。在人機交互界面,實現預警信息處理、歷史信息查詢、統計分析、任務推送等功能。
建設現場設備與質量管理終端。借助MES系統和中央集控系統平臺,組織搭建覆蓋制絲車間9大工序段的現場信息管理終端系統,集成現場設備點巡檢、過程質量自檢、設備資料庫查詢、故障維修呼叫響應等多項功能,實現企業管理系統與車間生產控制系統的互聯共享。
借助數據治理,該廠制絲工藝質量風險控制實現了由人防向技防的轉變,制絲線設備控制精度得到明顯提升,在制品質量追溯事件引起的過程停機率較上年大幅度減少,制絲過程多項質量、成本年度二級目標關鍵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過程防控智能自主
為積極破局卷煙卷制與包裝環節生產協同難度大、信息離散程度高、數據交錯交織等桎梏,切實解決質量信息人工收集、傳遞效率低,質量管理現場巡查、隱患處置遲等“卡脖子”難題,該廠以全面提升質量保障能力為出發點,基于“數字孿生”理念,依托卷包集成系統自主設計開發卷包工藝預警系統,驅動數據信息連點成線、連線成網。
基于品牌規程實現訂單一鍵下發。在卷包產線數字化模型的基礎上,面向品牌特性,系統梳理識別制造單元的設備參數及各品牌成品所需物料清單,形成品牌規程。當系統推送生產訂單后,系統可自主查詢、匯總集成該訂單涉及的工藝參數、設備資源、計劃時間等品牌規程,通過鏈接工藝質量預警系統,實現預警標準“一鍵下發”。
基于設備關鍵參數實現主動預警。該廠從5萬余個數據點中精準識別出3616個設備關鍵參數,按照分類分級的原則對其進行集中監控,實現設備關鍵參數的主動預警。
基于物理指標趨勢實現智能分析。對設備產出的煙支、濾棒質量情況進行逐臺監控,自主開發配置1425個數據點,從標準偏差、變異系數、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5個維度采集、分析煙支長度、圓周、重量3大物理指標,同時可依據用戶需求,對固定數量或時間范圍內煙支物理指標進行比照,實現指標趨勢的智能分析。
圖為郴州卷煙廠卷包車間工藝員通過卷包集控預警系統觀察機臺煙支物理指標趨勢
通過打好“人治”“數智”組合拳,該廠實現了對集成系統的智能“把脈問診”,彌補了卷包車間工藝過程系統預警的空白,有效解決了生產過程質量監控的瓶頸問題,制造過程差錯率大幅度降低,過程質量保證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質量結果可視可用
為打破質量數據系統由供應商定制開發,業務部門數據分析需求無法及時響應的技術壁壘,實現質量隱患統計與趨勢分析的同頻共振,該廠精準洞察生產、質量、管理、維修等不同層級的用戶需求,自主開發質量數據分析可視化展示平臺,實現質量管理流程再造、趨勢可預、價值倍增。
該廠通過搭建質量數據分析展示平臺,深入挖掘質量數據價值,及時洞察質量風險,實現了同一數據源的多種統計和交互分析需求,提高了質量問題響應和處理的速度,降低了質量業務決策風險,為實施更加有效的質量預防和改進提供了數據支撐。
以質量管理數字化為牽引,輻射帶動工廠管理創新、技術升級、設備迭代。下一步,郴州卷煙廠將繼續培育數字經濟“盆景”,帶動形成工廠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獨特“風景”,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