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阜陽卷煙廠,一群青年借助3D打印技術,解決了生產中的諸多難題,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圖為興趣小組成員展示加入了釹磁鐵的蟲板新型互鎖卡扣。郭陽攝
緣起:夢想的種子在車間發芽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阜陽卷煙廠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索新技術在生產制造中的應用。而3D打印技術,以其個性化定制、快速成型和可批量生產的獨特優勢,逐漸進入了制絲車間員工的視野。
2023年年末,制絲車間青年技術能手吳廣瀚在參加廠部與高校聯合舉辦的一次智能制造菁英班培訓中,被3D打印技術的魅力深深吸引。他意識到,如果將這項技術應用到車間生產中,或許能解決許多困擾已久的難題。
吳廣瀚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同事們的響應,一群來自不同車間的青年員工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如何將3D打印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他們的熱情與決心,引起了阜陽卷煙廠團委和工會的高度關注。經過多次調研和討論,廠領導決定全力支持青年員工的這一嘗試,并決定成立青年3D打印興趣小組。
青年3D打印興趣小組的成立并非一帆風順。初期,面臨著技術門檻高、設備短缺、資金不足等多重困難。然而,這并沒有澆滅青年員工們的熱情。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自學3D建模、打印技術,通過學習網上教程并進入技術交流群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同時,阜陽卷煙廠團委和工會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提供了專門的培訓資源和經費支持,還協調各車間為興趣小組開辟了專門的工作室和實驗區域。
在廠領導的重視與關懷下,青年3D打印興趣小組逐漸發展壯大。他們依托各車間勞模創新工作室,與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和項目研發。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小組成員們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圖為3D打印青年興趣小組制作的“黑神話·悟空”模型局部。吳廣瀚攝
探索:技術創新破解生產難題
自成立以來,青年3D打印興趣小組始終堅持以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導向,積極發揮青年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他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制絲車間的蟲情防治難題。
蟲板廣泛應用于制絲車間的多個位點,正常使用時小幅開啟,靠卡扣固定,能夠實現對蟲情的有效監測。由于它是拼接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卡扣脫落的情況。
“這個蟲板卡扣是拼接的,極易脫落,不僅不方便使用,還有一定的質量風險。”
“是呀,既要小巧,能夠安裝在蟲板上,還要不脫落、易更換,真是難啊!”
“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利用3D打印技術的嵌套式打印功能,讓卡扣推拉結構間實現互鎖。”
針對這一問題,小組成員集思廣益、說干就干。經過外觀個性化定制建模、受力分析、參數設計、貼合實驗、使用壽命測試等一系列操作,他們利用3D打印技術自主設計并成功制作了一種嵌入了釹磁鐵的新型嵌入式互鎖卡扣。通過一段時間的試用與跟蹤驗證,新型卡扣成功替代了傳統卡扣,不僅解決了蟲板固定不穩的問題,還大大提高了監測效率和準確性。
此后,小組成員們又陸續攻克了多項生產難題。在卷接包車間,他們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快換式鋼印體結構模型,通過上機測試驗證了其可行性和經濟性;在設備維護方面,他們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了精密部件的替代品,降低了維修成本和時間;在辦公區域,他們則設計了個性化的辦公用品和裝飾品,為車間增添了一抹亮色。
這些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還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青年3D打印興趣小組成立后短短三個月時間,便形成專利成果十余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數十萬元。同時,他們的創新實踐也激發了更多員工參與技術創新的熱情,推動了企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3D打印“黑神話·悟空”模型制作過程。吳廣瀚剪輯制作
成長:興趣與責任完美融合
“這個獎杯的底座掉了,可以用3D打印再制作一個底座。”
“這個標識牌不夠美觀,可以打印一個立體的指示牌。”
……
在興趣小組的帶動下,3D打印成了車間的“大明星”,吸引了更多青年員工加入這個充滿活力的團隊。他們通過參加技能培訓、參與項目攻關、開展創新競賽等形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在團隊合作中,他們溝通協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吳廣瀚是小組的發起人之一,如今已成為廠里的技術骨干。他不僅在3D打印技術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還成為企業青年員工的楷模和榜樣。他常說:“是興趣讓我走上了這條道路,是責任讓我堅持了下來。”
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青年員工開始關注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和發展趨勢,為企業的轉型升級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來,青年3D打印興趣小組表示,將進一步拓展3D打印技術的應用領域和范圍,將其引入更多的生產環節,同時,注重加強與外部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理念,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