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工藝變革各環節,全體職工拼搏協作,建立了‘精細嚴’的質量控制體系,同時,率先引入應用‘非穩態’質量鑒判定考核,參數控制更加精準……”
近年來,云南中煙紅塔集團玉溪卷煙廠數字化車間實現高質量轉型升級,從“好”變得“更好”,從“強”變得“更強”。車間負責人介紹,隨著一道道難題被破解,一場“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的全要素提質活動悄然發生。
“摸爬滾打”為數字化轉型破冰
2019年,煙草行業由生產導向型快速向市場導向型和競爭型轉變,高質量轉型發展攻堅迫在眉睫。同年8月,紅塔集團首條高端高檔卷煙制造專線在玉溪卷煙廠中試車間誕生。2020年,玉溪卷煙廠中試車間與其他車間合并組成新的精品制絲車間,隨后車間智能制造專線技改拉開序幕,一場數字化轉型“從0到N”的蛻變蓄勢而發。
“攔路虎說來就來”,技改項目組韓金江說,“智能制造場景的專屬性給技改增添了新難度,但我們沒有退路。”
面對廠房空間受限的問題,設計組反復調研分析,測量確認設備位置,經常需要在不到一米的夾層內爬行,確認水、汽、氣管路布局,以保證各工序人、物、場的科學布局。
車間還通過開展“精品智能制造有你有我”系列主題活動的方式,向員工收集合理化建議75條,技改日志82條,簡報20份,立行立改134項,相關課件30余項。
2022年,工廠圍繞提升均質加工水平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智能制造加速試點突破,要實現工業大數據智控替代傳統人工操作。車間下劃數字陣地建設服務責任制,確定了各模塊工作目標、具體聯絡人及時間表,從建立設備智能維護技術、制定數采標準,到運用大數據分析生產數據、構建質量數據分析模型,大打“跨界”攻堅戰。
埋頭苦干加頭腦風暴,終于換來了好消息:工業大數據智控成功搭接中控控制終端,實現“一鍵式生產、一站式伺服”;在智控模式下,水分標偏持續降低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智能制造在制絲生產中的具體落地應用,獲評云南省人工智能省級示范項目,還作為第二屆中國(玉溪)品質生活論壇參觀示范點,在國內形成范式模板。
“爬坡過坎”為數智化蓄勢賦能
然而,智能制造的腳步仍未停歇。
2023年,為推動解決生產現場管控數字資源分散、流通不暢等問題,車間數字孿生專項推進行動孕育而生,采用工廠、車間兩級聯動“項目+人才”機制,不斷探索和挖掘數字孿生體系價值,數字孿生新型能力實現精準落地。
車間的中控室數字大屏上直觀呈現全設備信息三級界面,物流、信息流、數據云圖奔騰不息,數字空間映射的實體空間一“幕”了然,數字化模型同步生產現場“一鍵啟動”,實現了“一個駕駛艙控制一整條生產線”。
信息管理科沈剛表示:“精品制絲智能制造專線不僅能感知現在,還能預測未來。‘預測未來’的背后是配置36500多個數據采集點,以億級為單位的日產數據資產智能分析。”
車間數字化管理員陸俊澎介紹:“車間數字化小組利用全息MR眼鏡自主設計開發了混合現實技術場景來增強數字孿生的可視化效果,目前已試用于遠程設備維護和教育培訓中。”
“匠心筑夢”為新質生產力賦能
走進精品制絲智能制造專線,最大的感受是“精專柔智”特色管控模式引人注目,“匠心管理”人才工程深入人心。
車間在打造以數字化為“聚變艙”,以智能化制造為“引擎”的專線征程中,抓準“精專柔智”的新模式,把智能制造與工匠精神相結合,開拓轉型新路徑。
創新推進者王海晶介紹說,“在專線建設過程中,車間打出修煉匠心、鍛造匠心、構建培育體系一系列‘組合拳’,將人才能力嵌入組織變革和數字化建設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匠鑄專造’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他說,車間形成了“人才文化—人才育成—人才使用”機制,實現了“一班一策、一崗一策、一人一策”管理實踐方法落地。
車間還大力推進崗位進階考核認證和青工積分激勵,構建人才庫梯隊,形成人才地圖及人才畫像,盡力實現每名員工行為、技能與業務的結合和轉化,“近年來,車間孵化出上百項技改成果,培養出了行業技能帶頭人及全國技術能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