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的生產指揮調度中心,一塊高清大屏幕立即吸引著來訪者的目光,這是該廠今年生產制造數據可視化系統建設中的一個應用場景。通過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大屏,實現了“生產要素一屏統攬、管理要素一體管控”。屏幕上不僅展示了卷包、制絲生產進度、工藝質量、動力能源、設備維修狀態等關鍵生產信息,而且這些數據都是實時呈現卷煙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這得益于該廠精心構建的“實時數倉”。
常德卷煙廠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唐娟娟 攝
自“十二五”易地技改以來,該廠搭建了“四集成一MES”系統,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制造數據,為工廠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如何有效打通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鏈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有效性、唯一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進而實現數據賦能管理、輔助決策,一直是工廠面臨的重要挑戰。為此,常煙率先提出全面實時采集工廠所有系統數據至湖南中煙大數據平臺,打造工廠數字化技術底座,建設工廠“實時數倉”,助力形成覆蓋湖南中煙公司全業務域的數據湖。
“傳統的大數據平臺多采用離線數倉技術方案,這種技術方案往往無法獲取應用系統的最新數據,難以滿足高時效場景需求,且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可能會對原有系統造成較大性能負荷。”該廠信息技術中心專家江炎軍介紹道,“‘實時數倉’能夠實時采集源系統數據,對源系統的影響極小,支持實時業務應用場景建設,這將是大數據應用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項目經理彭廷明表示,工廠引入實時數倉后,利用大數據的快速處理和存儲能力,數據處理效率顯著提升,幫助決策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所需的信息,從而做出更為及時和有效的決策?!皩崟r數倉”推動數據由“結果管控”向“實時管控”轉變,大幅提升了數據的使用價值。截至目前,已完成工廠集控系統、MES系統、物流系統等20個應用系統超過800G的數據實時入湖。
在推動數據入湖的同時,該廠信息技術專家帶領各業務部門骨干分層分級開展生產數據梳理工作。他們聚焦于MES、集控、物流等卷煙生產制造核心系統,精準定位數據源、理清業務流程、梳理數據關系,確保了數據在跨系統間的高效流通與無縫對接。并依據行業信息分類編碼規則,形成了涵蓋5大業務領域(生產、質量、設備、能源、物流)的7類數據資產清單(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卷包集控、物流集控、制絲集控、動能集控),實現數據資產“聚得攏、看得清”。
物資配送部系統維護員查看材輔料情況。唐娟娟 攝
基于“實時數倉”,圍繞業務數據化,該廠創建了數據多維分析平臺,構建分析模型約20個,實現對業務的“一屏多維”分析,為生產管理全要素分析改進提供了數據支撐。圍繞數據業務化,運用帆軟報表等數字工具,通過“平臺+應用”方式,開展對生產組織、庫存管理等9個業務領域的創新應用,截至目前,已開發11個業務板塊、95個功能模塊。該廠數字化人才隊伍自主開發,構建了“制絲車間斷流可視化”“材輔料綜合看板”“件煙二維碼追溯”等約20個小微應用,以“一平臺多模型”讓數據活起來。
常德卷煙廠創新了一套“數據治理與數據應用”的技術架構和數據模型,形成了“一倉一單”“一平臺多模型”的理論方法,夯實了數字化轉型的“數字底座”,為湖南中煙未來實現數據一體融合、數字場景統一部署,提供了工廠實踐、“常煙方案”。下一步,該廠將充分發揮工廠海量數據、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動數據應用及管理協同創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