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常德沅水之畔,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常德卷煙廠(以下簡稱“常德卷煙廠”)的智能管網里,每一滴水都在演繹著從工業資源到生態使者的蛻變傳奇。這座被稱為“會呼吸的綠色工廠”,正以創新技術構建起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完整閉環,用“0.0445m3/ 標箱”的單位產品取水量,書寫著傳統制造業綠色轉型的時代答卷。
生產賦能:水滴化身品質守護的“多面手”
在該廠卷包車間的智能生產線上,水汽以精準的姿態融入每個工藝環節,成為品質管控的核心要素。作為蒸汽形態時,它們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將煙葉濕度嚴格控制在工藝標準區間,為“芙蓉王”等高端品牌提供穩定的品質保障;化作冷卻循環水時,又以每分鐘1000余升的流量為高速運轉的設備帶去清涼,確保設備運行始終在最佳工況,有效提升生產效能;而在設備清潔環節,高壓水射流技術讓水滴化身“清潔衛士”,在減少化學清潔劑使用的同時,將設備清潔效率提升數倍。
這些藏于生產肌理的“水智慧”,構建起工業用水與產品質量的良性循環。數據顯示,通過智能水系統的精準調控,該廠在保障高端卷煙品質穩定性的同時,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圖為常德卷煙廠冷卻系統核心——工藝冷水機組群。楊昶/攝
循環再生:構建水資源利用的“綠色閉環”
完成生產使命的水滴,并未就此退出“舞臺”,而是通過一系列創新技術開啟“重生之旅”。常德卷煙廠創新“四合一”余熱回收聯動系統,將聯排換熱、板換換熱、空壓余熱、煙氣余熱集成至動能集控系統,實現冷凝水的高效回收—— 經過除鐵、除氧等處理工藝后,超80%冷凝水被回用至鍋爐,每年實現5萬噸水資源循環利用,相當于40個標準游泳池的蓄水量。工廠水資源重復利用率更是高達97.4%,2024 年獲評“湖南省節水型企業”。
在污水處理環節,水滴經歷著更為嚴苛的“凈化考驗”:在調節池與氣浮處理池30分鐘內分離95%以上固體雜質,隨后通過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斜板沉淀、三級過濾等6道精密工藝,大部分轉化為“中水”,用于廠區灌溉和除異味設備,中水回用率超75%。污水處理站出水COD(化學需氧量)穩定控制在50mg/L以下,優于國家一級B排放標準,為守護區域水環境安全筑起綠色屏障。
圖為常德卷煙廠廢水處理終端——污水處理站。楊昶/攝
未來探索:繪制工業節水的“零排放”藍圖
作為行業綠色轉型的探索者,常德卷煙廠正以“海綿工廠”理念勾勒未來節水圖景。廠區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設計,通過埋滲水管、土壤凈化等措施,實現80%雨水的循環利用,不僅有效減少地表徑流、避免內澇,更讓雨水成為綠化、消防、景觀用水的重要補充。
在推進“零排放”目標的征程中,工廠持續升級中水回用系統,實現雨水與中水的聯動互補,構建起“取用水—循環水—再生水”的全鏈條循環體系。隨著綠色節能技術的不斷應用,水資源在生產各環節的流轉效率將進一步提升,節水降耗的“修行”之路正邁向更高境界。
圖為常德卷煙廠生態水系的一環——雨水調蓄池。楊昶/攝
從煙葉回潮的精準調控到污水處理的生態凈化,從冷凝水的循環再用到雨水的回收利用,常德卷煙廠的每一滴水都在詮釋著“層層淬煉方顯價值”的綠色哲學。當“0.0445m3/ 標箱”的節水數據成為煙草行業的標桿,當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逼近 98%,這座綠色工廠的實踐證明:傳統制造業完全能夠在保障生產效能的同時,實現水資源從“使用”到“回用”的價值躍遷。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