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補合作技術團隊交流煙支檢測技能
“黃山松濤遙應秦嶺云,淮上煙雨漫連渭水春?!?月7日,G1896次高鐵從西安駛向安徽阜陽。列車上,陜西中煙合作品牌寫實組成員望著窗外景致,心中激蕩著陜皖煙草協同發展的憧憬。
此時,陜西中煙綜合計劃部孫啟峰的手機突然震動,屏幕跳出的信息讓他難掩喜悅——“啟峰,陜皖中煙品牌合作生產獲國家局批復!”他緊緊握了握手機,按捺不住的激動使他第一時間和團隊人員分享喜訊。
陜皖卷煙工業企業品牌雙向合作生產的獲批,是陜西中煙鞏固拓展卷煙生產力梯度結構性轉試點工作成果、踐行行業深化企業互補合作政策的重要實踐,“好貓”產品首次實現輸出生產對于陜西中煙品牌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卷煙消費趨勢變化等多重壓力疊加,企業長期合作面臨考驗。為應對不確定風險因素,陜西中煙認真研判行業關于企業互補合作政策導向,借鑒品牌輸出經驗,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破局。
隨著陜皖合作啟幕,蘇陜同向、浙陜同好、皖陜同心跨區域協同落子三秦大地,“南京”“蘇煙”在寶塔山下悠遠飄香,“利群”“黃山”于漢江兩岸川流不息。陜西中煙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原則,與合作伙伴守初心擔使命、求大同存小異、聚優勢促互補,共同繪就志合山海、協同發展新圖景。
江蘇中煙項目組現場檢查制絲工藝
共育:人才流動激活智力引擎
人才聯合培養是互補合作的核心驅動力。
在漢中卷煙廠卷包車間,包裝機操作工詹彬穎一邊擦著額頭的汗水,一邊焦急地向浙江中煙項目組經理童宏輝報告:“3號包裝機今天已經報警3次了,這已經是這個月的第N回了!”童宏輝聞言,快步走向故障現場,“走,咱們按杭州卷煙廠傳遞的‘設備排查五步法’來?!?/p>
“你看,傳送帶一旦出現偏差,就會立即觸發報警系統,這和杭州卷煙廠去年遇到的情況如出一轍……”他一邊耐心地講解,一邊與卷煙主管陳煜東運用“梯度校準法”技術成果調試設備。轟鳴的機器逐漸恢復平穩,見證著“現場教、動手練”傳幫帶模式的實效。這樣的場景,在浙陜兩家企業的合作中并不罕見。每月10余項技術難題的攻克,依托的正是兩家企業10余年合作積淀。浙江中煙帶來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成為漢中卷煙廠技術和管理提質增效的“加速器”。
在延安卷煙廠的一場成果匯報會上,赴江蘇中煙交流歸來的包裝維修工李建良感慨:“通過跟班作業、現場學習及聯合攻關活動,我的專業能力、知識儲備、技能水平、思路視野都得到了明顯提升?!边@是蘇陜卷煙工業企業攜手開展人員派駐交流、深度互動的一個力證。
雙方“候鳥式”交流形成的39項成果已在生產中落地,而跨區域技能競賽更讓延安卷煙廠員工獲得與行業高手“實戰切磋”的寶貴機會。參加江蘇中煙主辦的合作生產點工藝崗位技能競賽歸來的林星華表示:“能走出去和這么多企業的技術人員就具體崗位技能同臺競賽,對我來講是一次很好的歷練和提升?!?/p>
蘇陜雙方以卷煙生產力梯度結構性轉移試點框架協議為指引,相向而行,接續推進,構建起管理人員高頻聯絡、技術人員深度互鑒的人才合作機制。人才要素的跨域流動,讓合作根基愈發堅實。
協同:技術共振賦能創新發展
在陜西中煙,技術協同正釋放“1+1>2”的效應能量。
漢中卷煙廠制絲車間內,浙江中煙制絲管理員包俊捻著煙絲駐足:“填充值低0.15立方厘米/克,屬‘外干內濕’?!彼{出杭州卷煙廠生產數據,對比顯示烘絲機溫度梯度與含水率存在相位差。漢中卷煙廠工藝科科長任玉江扶了扶眼鏡,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可這三段梯度我們沿用10年了,一直很穩定。”
“問題就在這里!”包俊指尖劃過數據分析圖,屏幕上跳動的溫度曲線如藍色火焰般醒目,“杭州卷煙廠最新試驗顯示,二區筒壁溫度每降5攝氏度,填充值提升0.8%?!彼诠P記本上快速寫下新參數:“試試這個梯度組合,同時將熱風風速也適當提高一些?!边B續試驗后,最新檢測報告顯示:煙絲填充值達標率從82%躍升至96%。但包俊盯著回潮筒監控屏搖搖頭:“離最優解還有差距。出口水分再微調,形成‘梯度鎖水’效應。”最終,浙江中煙的干燥模型在漢中卷煙廠迭代出3個“地域專屬版”——雨季防潮模式、冬季低濕模式、高原氣壓補償模式,精準匹配秦嶺南部的氣候特征。
日常的技術碰撞催生的創新成果不止于此:浙陜團隊累計優化33項工藝參數,建立動態更新的“工藝質量案例庫”,收錄30余項典型問題解決方案。在2024年浙江中煙合作生產質量競賽中,漢中卷煙廠榮獲一等獎,合作生產質量指標在其12家合作生產點中位列第三。
類似的技術共振也在蘇陜合作中持續上演:雙方成立聯合攻關小組開展課題研究,推進9項聯合攻關課題、19項精益改善課題。在攻關“降低SH92葉絲高速膨脹干燥機出口水分偏差”課題過程中,跨企業技術團隊通過改裝加水噴嘴、新增熱風補償系統、改進料頭控制程序、優化皮帶積料功能等措施,使得延安卷煙廠氣流式烘絲機出口水分偏差指標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問題導向+數據驅動”模式,蘇陜企業攜手累計攻克多項工藝瓶頸,形成兼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技術協同生態。
共生:從要素流動到生態重構
2021年,蘇陜兩家企業作為行業首批試點單位全面開啟卷煙生產力梯度轉移試點工作,雙方精準對接“所需”,深度激發“所能”,變單向輸出輸入為雙向取長補短,變單一產能配置為多元要素協同,不斷展現出突破性思維:將合作目標寫入雙方企業“十四五”規劃,建立年度高層會晤機制,實現戰略同頻。
在此基礎上,雙方企業不斷深化拓展合作領域,率先實現普一類卷煙輸出輸入,為行業品牌合作結構提升提供有益借鑒,推動品牌共進;實施創新技術聯合攻關、細支卷煙技術專項合作、產品工藝協同研究,促進雙方整體科研技術水平提升,開展技術互哺;落地生產煙用材料品類擴大至5類10余種,實現絲束供應切換,推動成本優化;物流前置庫實現市場極速響應,財務信息共享推動貨款結算周期大幅壓縮。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同心者,不以日月為限。從早期承接生產到如今品牌輸出,陜西中煙的合作邏輯已從“被動承接”轉入“雙向賦能”,當千里之外徽風皖韻的“松濤”與三秦大地的“云嵐”交相輝映,激蕩的必是高質量發展的春潮。
站在新起點,陜西中煙正以“千里同好”的格局,在互補合作中勾勒企業發展的第二曲線。從人才共育的“智力環流”到技術協同的“創新共振”,從生產端的單向轉移到品牌端的雙向輸出,陜西中煙將持續跟進落實深化企業互補合作新任務、新要求,統籌合作關系和合作內容縱深推進,不斷鞏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穩步拓展人才、技術、管理、原料等深層次合作領域,和衷共濟、同心同向推動合作企業協調發展、共同發展,為推動行業互補合作高質量發展貢獻“陜煙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