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過窗臺,落在她手邊一疊厚厚的體系審核記錄表上,她精準地圈出制度文件里的細微漏洞。這個習慣了用紅筆“挑刺”的人,就是常德卷煙廠的體系專員王霞,32年的兢兢業業,已經將“質量至上”的工作信念刻入了骨子里,也為工廠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水平的持續提升加足馬力。
王霞工作場景。陳勇 攝
從指尖精度到體系高度:讓制度落地生根
1993年盛夏,剛從湘潭煙校畢業的王霞,站在常德卷煙廠生產車間轟鳴的包裝機前,看著師傅嫻熟地調整設備參數,心里既緊張又期待?!爱敃r師傅教我的第一句話是‘機器要有刻度,人心要有準度’。”她至今記得,一次夜班生產中,她在自檢時發現輸送軌道有輕微松動,她立即通知技術人員進行設備調整,有效避免了質量隱患。這個小小的發現,讓她明白質量管控就藏在“多看一眼、多問一句”的較真里。
1998年轉崗到工藝質量管理部后,王霞把車間里練出的“敏感”帶到了質量檢驗工作中。在學習煙絲質量檢測時,她不僅掌握了實驗室的標準流程,更跟著老師傅在生產現場觀察,從制絲車間的烘絲出口溫度,到儲絲柜的溫濕度控制,她把每個環節可能影響質量的因素都記在本子上。有一次,某批次煙絲的整絲率略低于標準值,她順著生產流程回溯,發現是切絲機刀片磨損導致,及時推動了設備維護計劃的優化。
2023年,湖南中煙公司啟動“三級兩域四體”制度標準體系建設,王霞參與到這一項工作中。面對堆積如山的舊制度,她帶著團隊逐份梳理,把“產品實現、基礎保障、黨建群團、崗位標準”四大體系拆解成25個子體系、98個二級制度群?!爸贫炔荒茱h在天上,必須落地生根?!边@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當第一版“制度標準框架圖”展示在評審會上時,大家發現那些脈絡清晰的線條分支里,藏著的正是她從一線練成的實踐智慧。
較真碰硬的“體系醫生”:讓監督成為日常呼吸
“霞姐的審核表從來不留情面。”這是工廠各部門對王霞的共識。她打破傳統壁壘,系統梳理各層級監督模式,設計出“工廠-職能-部門-班組”四個監督層級,明晰各層級監督檢查責任分配、監督方式、問題閉環改進等要求,構建“人人有責、層層負責、閉環運行”的網格化監督機制。
在參與公司采購管理制度體系優化時,她通過集中評審、現場核驗、對照行業典型問題等方式,從33份行業與公司文件中精準揪出62項優化點,如供應商信息更新周期不明確、應急采購流程與常規采購銜接不暢等問題,并逐一推動形成解決方案。這些扎實的優化成果,為公司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采購管理制度體系筑牢了根基。
把經驗釀成“活教材”:讓質量基因代代相傳
“質量體系不是冰冷的條文,要讓每個崗位都能摸到它的溫度?!蓖跸汲Uf。2021年,她參與公司質量監督巡查時,與團隊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大要素入手,編制出首套《質量巡查操作手冊》,還附上了“如何與被巡查方有效溝通”的小貼士。這套手冊后來成為所有巡查人員的“寶典”。她提出的“巡查+診斷”雙軌機制,更是把每次問題排查都變成“現場教學”。她推動設備部門重新制定彈性保養計劃,既保證了設備狀態,又讓年輕人學會了“從現象到背后”的思考方式。
在人才培養上,王霞的“AB角機制”藏著育人智慧。她從各部門選拔23名骨干組建儲備庫,要求每個人既懂本崗位業務,又通體系邏輯。青年員工王庭婷記得,第一次審核時漏看了一項外包管理標準,王霞沒有批評,而是陪她重新梳理制度,“她讓我把每個條款對應到生產場景里,說‘標準不是用來背的,是用來守護質量的’?!比缃?#xff0c;王庭婷已成長為公司質量監督人才庫的骨干,王霞培養的3名徒弟,像她一樣,在各條戰線上持續發光發熱。
王霞辦公室的燈有時會亮到很晚。桌上攤開的《湖南中煙“品質立企 品牌強企”行動指南》被劃出密密麻麻的重點,旁邊放著一本泛黃的筆記本,第一頁寫著1993年剛上班時的誓言:“做一顆擰緊質量鏈條的螺絲釘?!?2年過去,這顆“螺絲釘”已成長為支撐常煙質量管理體系的“承重墻”,而她身上那份兼具鋼鐵硬度與人文溫度的“匠心”,正成為湖南中煙高質量發展中彌足珍貴的精神注腳。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