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日前在《國際藥物政策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最初的新冠封鎖期間,疫情導致的焦慮、無聊和不規律的日常生活被認為是尼古丁和煙草使用增加的主要驅動因素。該研究結果強調,無論是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還是之后,公共衛生干預和政策都能夠更好地支持戒煙努力,減少吸煙危害。
在2020年4月至5月之間,研究人員通過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廣告活動招募美國各地抽吸香煙和/或電子煙等電子尼古丁輸送系統(ENDS)的成年人,并進行了電話采訪。在此期間,近90%的美國人所在的州經歷了某種形式的封鎖,40個州下令關閉非必要的商業活動,32個州頒布強制居家令。采訪時,所有參與者都是自愿在家隔離,除非被要求離家。
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報告稱,他們對病毒恐懼,對工作不確定,還有隔離產生的心理影響,這使他們壓力增加,進而導致尼古丁和煙草使用增加。然而,社交場合的煙草使用減少了,因為封鎖期間人際交往較少。
從社區來看,零售渠道對香煙和ENDS的使用產生了不同影響。香煙從便利店和加油站普遍可以買到,但由于電子煙店和其他專門的ENDS零售商通常被視為無關緊要的商業活動,被要求關停或限制營業時間,因此獲得ENDS產品的機會就更加有限。這促使一些ENDS用戶在網上訂購產品,這往往因發貨延遲或需求量大而導致產品延期,等待時間過長。因此,一些香煙和ENDS的雙重使用者增加了對香煙的使用。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助理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Daniel Giovenco說:“大流行應對政策有意或無意地通過購買渠道、供應鏈甚至郵政服務的放緩來限制獲得低風險產品,同時增加更有害產品的供應,這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希望在制定政策時應予以考慮。”
鑒于在新冠導致的持續焦慮時期,一些人的煙草使用行為預計會增加,Giovenco及其同事提出了幾項關鍵的政策建議:擴大戒煙資源和服務,包括調整遠程郵遞服務;制定和執行無煙居家規則,以保護家庭成員;使公眾能夠同等地獲得低風險產品,如ENDS和尼古丁替代療法,以幫助那些此時不能戒煙或不想戒煙的人減少危害。
Giovenco指出:“雖然基于調查的定量研究對封鎖期煙草使用的變化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但現有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不一。我們第一個定性地捕捉復雜的驅動因素和機制,這可能有助于解釋不同的行為轉變。在可預見的未來,抑制傳播的新冠緩解策略可能會繼續下去,許多策略會永久改變工作場所、教育和消費者行為因素。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助于調整干預措施和政策工作,以應對新冠時代和未來幾年煙草使用的多層次決定因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