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工業版圖上,德國一直以其強大的制造業實力占據核心地位。然而隨著菲莫國際關閉其在德國的最后一家卷煙工廠,德國煙草制造業正經歷著深刻的結構性變革。
菲莫國際撤離后,目前仍在德國運營的主要國際煙草巨頭包括英美煙草(BAT)和日煙國際(JTI)。此外,帝國品牌(Imperial Brands)在德國也有業務,但其生產規模相對較小。
01、“留守者”現狀
英美煙草漢堡工廠作為其在德國的重要生產基地,正在經歷從傳統卷煙向新型煙草產品的轉型。該工廠目前同時生產傳統卷煙和Glo加熱不燃燒設備,體現了企業“多品類戰略”的實施。據財報顯示,英美煙草在新型煙草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其中德國工廠承擔了重要角色。
英美煙草的另一家工廠——拜羅伊特工廠,專注于生產膨脹煙絲、自卷煙煙草和調味劑,年產能約2.5萬噸,供應德國及東歐市場。2024年,該工廠完成自動化改造,將人工成本降低30%,并新增一條尼古丁鹽生產線以適應電子煙需求。
日煙國際在特隆赫姆的工廠則主要服務于歐洲傳統卷煙市場。雖然保持生產,但產能已較五年前縮減30%。工廠近年來致力于生產效率提升,通過自動化改造將人均產出提高,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運營成本。
帝國品牌旗下的Reemtsma工廠,不僅生產傳統卷煙,還涉足電子煙、加熱煙草等新型產品。
這些工廠的現狀揭示了國際煙草巨頭的共同策略:在德國保留適量產能服務于歐洲核心市場,同時將戰略重心轉向高附加值的新型煙草產品。這種“雙軌并行”既保證了現有市場份額,又為未來轉型預留了空間。
02、“留守者”核心任務
國際煙草巨頭在德國留存的工廠正在執行三項關鍵任務:
第一,維持傳統業務現金流。盡管傳統卷煙市場持續萎縮,但仍是利潤主要來源。根據歐洲煙草制造商協會數據,2023年傳統卷煙仍占歐洲煙草市場68%的份額,為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第二,推進產品結構轉型。英美煙草漢堡工廠正在擴大Glo設備產能,計劃在2025年前將新型煙草產品占比從目前的35%提升至50%。工廠同時建立了研發中心,聚集了200余名工程師專注加熱不燃燒技術改進。
第三,供應鏈優化與成本控制。面對德國高昂的運營成本(工業電價達0.28歐元/千瓦時,是波蘭的2.6倍),工廠通過自動化改造和精益生產管理,在過去3年累計降低生產成本18%。
這些任務體現了煙草巨頭在德國的戰略思考:既要利用德國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推進創新,又要通過運營優化抵消成本劣勢。
03、未來發展態勢
展望未來,德國煙草制造業面臨幾個明確的發展趨勢:
技術升級加速。隨著2024年歐盟新型煙草產品監管新規實施,這些煙草工廠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滿足合規要求。英美煙草已宣布未來3年在德國工廠投入1.2億歐元進行設備升級。
產能持續優化。預計到2027年,德國傳統卷煙產能將再減少40%,同時新型煙草產能增加200%。這種結構性調整可能導致就業結構變化,需要更多高技能技術人員。
區域角色重新定位。國際煙草巨頭的德國工廠將更多承擔研發中心、區域總部和高端產品制造功能,而大批量生產將逐步轉移至中東歐地區。日煙國際已在波蘭設立新工廠,其生產成本比德國低30%。
這些變化反映了全球制造業價值重組的普遍趨勢:高成本地區專注于研發和創新,生產制造向成本最優地區轉移。
04、歐洲煙草市場發展趨勢
從更宏觀的歐洲市場來看,幾個關鍵趨勢正在形成:
監管環境日趨嚴格。歐盟“無煙草一代”計劃提議到2040年將吸煙率降至5%以下,這促使企業加速轉型。2024年1月實施的煙草產品指令修訂版,對新型煙草產品提出了更嚴格的成分披露和營銷限制要求。
消費者行為深刻變化。根據歐洲健康調查數據,18-35歲人群的傳統卷煙使用率從2018年的28%降至2023年的19%,而加熱不燃燒產品使用率從2%升至11%。這種代際偏好變化正在重塑市場格局。
市場分化加劇。西歐市場以產品升級和減害化為特征,東歐市場仍以傳統產品為主但增速放緩,北歐地區則成為無煙煙草產品的創新試驗場。
可持續發展要求提升。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推動煙草企業改進產品環保性能。BAT計劃到2030年將產品碳足跡減少50%,這要求工廠進行相應的生產工藝革新。
05、轉型中的啟示與思考
德國煙草制造業的轉型為觀察歐洲工業變革提供了重要窗口。這個過程揭示了幾個關鍵啟示:
首先,傳統制造業的升級不是簡單的技術替代,而是全方位的價值重構。煙草企業正在從產品制造商向健康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這需要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各個環節進行系統性變革。
其次,區域競爭優勢正在重新定義。德國雖然失去成本優勢,但其人才儲備、創新環境和基礎設施仍然吸引企業將高附加值環節留在當地。這種“優質優價”的定位可能成為高成本經濟體制造業的未來方向。
最后,監管政策成為重要變量。歐盟嚴格的監管在短期內增加企業合規成本,但長期看推動了行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這種“監管驅動創新”的模式在歐洲多個行業都有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轉型過程也面臨諸多挑戰。如何平衡傳統業務與創新投入,如何管理產能調整帶來的社會影響,如何應對不同市場監管差異,都是企業需要妥善解決的問題。
結語
德國煙草制造業正處于一個時代的十字路口。國際巨頭在德國的工廠不再僅僅是生產基地,而正在轉變為創新中心、區域樞紐和轉型實驗室。這個過程既反映了全球煙草行業的戰略轉向,也體現了歐洲制造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適應調整。
隨著2025年歐盟新煙草稅法的實施和消費者偏好的持續變化,這場轉型還將加速。對于那些能夠把握趨勢、主動求變的企業來說,挑戰中蘊藏著新的機遇。德國煙草制造業的今天,或許就是許多傳統制造業的明天,其轉型經驗值得深入觀察和思考。
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德國仍將在歐洲煙草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是這種角色將從“制造中心”轉變為“創新中心”和“戰略樞紐”。這種轉變不僅關乎煙草行業,更為理解全球制造業價值鏈重構提供了有益視角。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