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正在成為企業價值增長的主體,各種類型各行各業的產權交易、投融資等經濟行為中都會涉及知識產權評估。做好知識產權評估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的關鍵環節。
知識產權的實施、轉讓、投資作價、質押融資、證券化、產權糾紛等環節大都會涉及知識產權的價值認定。認定知識產權的價值需要進行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但目前知識產權價值核算和管理尚有一些不足,且因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導致知識產權價值認定中存在過高或過低定價的現象,進而導致產權交易等經濟行為出現不公平現象,有時甚至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做好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工作,發揮知識產權評估的評價和估值功能,可以有效促進市場經濟中知識產權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價值規律實現。促進知識產權相關的投融資和轉讓等功能,可以保障知識產權良性運行。維護知識產權經濟秩序,將“看不見的手”與“看得見的手”完美融合,維護和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經濟秩序,維護各類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對外開放中的國家知識產權利益,可以推動國內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國家競爭力。
近年來,為了規范知識產權評估,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了《資產評估執業準則——無形資產》《專利資產評估指導意見》《商標資產評估指導意見》《著作權資產評估指導意見》《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指南》等知識產權評估標準和規范。在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知識產權評估已形成一定的規范化操作,在促進知識產權公平交易、提高交易效率、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為知識產權經濟價值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未來收益難以預測、風險較難量化、可比交易案例難以選擇等問題,導致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存在較多的難點,已有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迫切需要理論創新和實踐應用。
為充分發揮資產評估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資產評估行業亟需健全知識產權評估體系。
一是加強不同評估目的知識產權評估研究,完善和補充相應的評估準則。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未來以產權交易、投資為目的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會持續增多,同時以質押融資、知識產權證券化、訴訟等為目的的知識產權評估業務也會大幅增加。需要進一步研究不同評估目的下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路徑和方法,深入研究業務特點和評估思路、評估方法,形成針對不同類型的特定目的的明晰的知識產權評估標準。尤其是針對涉訴的知識產權評估問題,經常會涉及追溯評估以及其中的責任界定問題,應進一步在準則中明確相關知識產權持有方、評估師、交易各方的責任界定,明確責任歸屬,形成涉及訴訟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細則,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統一,增強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公信力。
二是進一步明確不同類型知識產權價值驅動因素,健全知識產權評估指標體系,改進和優化知識產權評估方法和模型。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各有其特點,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的價值驅動因素也有所差異,應進一步研究和明確不同類型知識產權的價值驅動因素,從價值驅動因素入手,構建不同類型知識產權評估指標體系,進而形成規范的知識產權評估方法和標準。目前我們已擁有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評估準則,但也應看到,原有的知識產權評估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如知識產權評估中較多采用收益法,但收益法中如何確定知識產權對應的折現率,預測知識產權的未來收益、收益分成率等參數仍然存在疑義;市場法中如何選擇可比交易案例,調整哪些差異因素等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這些問題會對評估結論的合理性產生影響。目前通用的評估方法在評估知識產權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應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現有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方法的模型選擇和參數確定,形成知識產權評估相對比較標準化的參數確定指導意見,同時促進期權定價法、模糊定價法等新方法和新模型的研發和應用,推進創新型評估模型在知識產權評估中的應用,構建起基于數字經濟時代、綜合考慮知識產權價值驅動因素和特征的估值新方法。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評估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意義重大。目前知識產權交易和評估數據信息體系還不太健全,已公開的知識產權交易數據和評估數據不成體系,基礎數據有所欠缺,透明度也不強,缺乏完善的知識產權交易和評估數據庫。未來應借助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設計和搭建知識產權評估相關數據平臺,整合各方數據,實現知識產權數據共享機制,逐步形成比較權威的知識產權評估數據庫。
四是資產評估協會、評估機構和高校合作共同培養高素養知識產權評估人才。打造知識產權評估人才培養體系非常重要,高校在培養評估人才中擔負重要責任,為盡快培養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高素養人才,可以考慮在高校資產評估專業中開設知識產權評估方向,培養知識產權評估高端人才。協會、機構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知識產權研究所,多方吸納資產評估、法學、工商管理等專業研究者,開展跨學科跨專業研究,合作進行知識產權相關課題研究,產出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積極促進高等院校和資產評估機構合作建立知識產權產學研合作基地,實現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和打造高水平知識產權評估線上和線下精品課程,合作建立知識產權案例庫和數據庫,打造知識產權經典案例,多措并舉培養高素養知識產權評估人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