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們處于‘十四五’開局之年,順應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對自身的科技創新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雖然我們的科技創新一直處于行業發展的領先地位,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李光林說。
在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看來,科技創新是發展的驅動力,只有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才能讓產業鏈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基于此,一場以科技創新發展為主要任務的系統性改革正徐徐展開。
搭好平臺 賦能科技
“只有搭好舞臺,才能讓科研人員們唱好科技創新這出‘大戲’。”該局(公司)煙葉處負責人說。
據悉,在該局(公司)的科技創新戰略布局中,將形成以科技創新戰略平臺、煙草科學基礎研究平臺、煙草科學應用技術研究推廣平臺、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四個創新平臺”為資源載體的科技創新鏈條,賦能科技。
四個平臺構建過程中,科研工作應用轉化成果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基于此,該局(公司)堅持“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原則,科技項目立項和驗收評審及項目考核都把成果轉化應用及產業化前景作為重點考慮因素,同時加強項目考核指標中成果轉化導向,最大程度鼓勵科研項目落地。
聚指成拳 激活科研“末梢”
科研項目要落地,離不開專業的科研團隊。從2020年年底開始,該局(公司)依托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科研團隊管理機制。
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該院對原有的內設部門進行了再梳理、再定位,重點撤銷了原本帶有行政色彩的4個科研部門,新增了2個技術支撐部門,并與各州(市)公司共同加強了應用技術研究團隊建設。
根據科技項目工作特點,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以項目全流程管理為核心,配套設置架構統一、層次分明的“首席專家―團隊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參與人”科研團隊管理職務結構,建立科研團隊管理職務任免機制,首席專家、團隊負責人屬于固定職務,實行任期制,由省局(公司)制定選聘辦法并開展選聘工作。現在,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已經形成了10個重大專項科研團隊。
科學研究必須充分調動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該局(公司)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設計了4崗16級科研序列職級體系,科研序列定期進行考評定級,根據考評結果職級可以晉升、保持及降級。
與此同時,該局(公司)改進了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監督管理效率,避免重復多頭檢查,降低對科研工作的干擾。另外,他們加強科技項目驗收及考核,建立并使用統一的項目考核制度及考核指標體系,并建立考核結果與科研人員薪酬的關聯機制,提升考核科學性及激勵性。
如果說,機構的調整解決了科技項目專業性的問題,那么流程的再造則使得科技項目審議工作更加聚焦。
“以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現在則是有的放矢。”省局(公司)計劃處負責人說:“科學的分類分層管理,不僅讓效率大大提升,也促使我們優化了科技項目申報與立項,增加了州(市)地方技術中心的自主性。”
與此同時,該局(公司)推進科技創新領域“放管服”改革,明確規定省局(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科技創新規劃、政策建議咨詢、明確科研方向,確定并評審重大科技項目,授權專業委員會確定并評審一般科技項目。
“經過‘問診’,我們發現科學技術委員會存在行政人員過多、專業人員較少的問題,遇到重大專項課題的審議,難以給出專業性意見。”據省局(公司)副總經理包毅介紹,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去“行政化”,讓科研工作回歸本真,讓專業的人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如今,經過一段時期的改革“試水”,科技創新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既定目標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聚焦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取得更大突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李光林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