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栽培與調制創新團隊土壤健康管理課題組與廣東工業大學合作,在沼渣生物炭調控農田土壤有機碳結構變化的微生物驅動機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能源(Global Change Biology Bioenergy)》(JCR Top 5%且學科排名第一)上,研究結果對土壤碳庫增加和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據鄭學博副研究員介紹,土壤有機碳庫是全球陸地表層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其微小變動對大氣CO2濃度及碳平衡均產生重要影響。活性有機碳組分是土壤碳周轉過程的重要環節,而微生物是土壤有機碳組分變化的重要驅動者。課題組研究發現生物炭制備減輕了沼渣對土壤細菌群落的危害,600℃生物炭增加了土壤放線菌屬(Actinobacteria)數量,進而增加了土壤有機碳芳香度及其潛在可礦化碳數量;同時土壤水溶性有機碳分子質量提高、芳香度增強、極性降低,蛋白類、碳水化合物和單寧類化合物相對豐度降低。沼渣生物炭展現出了良好的固碳潛力。
煙草所董建新副研究員和鄭學博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廣東工業大學韓蘭芳博士為通訊作者。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