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你們異型煙今天的分揀效率太牛了吧,竟然達到了9568條/小時!”近日,在浙江省臺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配送中心現場,剛從標準煙分揀線處理完故障的機電維護員路過異型煙分揀線時,對著分揀屏幕驚嘆道。
“是啊,最近幾個月平均分揀效率都超過了8000條/小時,尤其是這星期訂單投放結構非常好,我也沒想到效率居然這么高。”異型煙分揀班組長蔣仙笑容滿面地說。
時間回到今年年初,那時的異型煙分揀現場是另外一番景象。年初時異型煙平均分揀效率為6036條/小時,按每天8小時來算,除去“備貨+吃飯”1個小時,每天僅有7個小時,日均分揀上限為169箱,無法滿足營銷中心日均銷售預排需求。異型煙分揀線的員工馬不停蹄,每天奮戰十多個小時才能完成任務。長期下來,員工們叫苦不迭,蔣仙也愁容滿面。
“提升異型煙分揀效率已迫在眉睫!”配送中心經理謝昌杰召集各部門商討解決對策。會上,大家提了許多對策,其中一條呼聲最高,那就是優化訂單結構。在實際分揀中,由于客戶異型煙規格較多,形狀數量不一,大部分煙包并非滿包狀態,煙包包均數量較低,極大地影響了分揀效率。經過實際論證以及和營銷中心反復推敲,配送中心認為,構建新的投放模式、優化訂單結構這一對策投入最低、成效可觀,于是成立節流QC小組,進行項目攻關。
小組借助“互聯網+”平臺,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分析、應用,構建了異型煙智能化投放新模式,從投放數量、投放規則、投放策略等方面進行優化,找到投放模式最優解。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投放總量和品規數量進行預測。小組成員查詢系統后臺,收集匯總異型煙歷史銷量數據,運用趨勢移動平均法預測月度異型煙投放數量及投放品規數,并結合當前異型煙分揀線倉位限制,預測得出每周投放量。
經過多次試驗,小組成員發現,基于當前分揀設備,當卷煙投放總量、種類一定時,投放戶數越多,分揀效率越低。于是,項目組決定采取“卷煙+客戶”的投放模式,綜合考慮投放規格數和客戶投放面,充分整合現有數據,建立異型煙投放規則庫,實際應用中根據當周銷量預測來安排,有效滿足市場需求。
在具體投放策略上,又該如何選擇呢?結合歷史投放情況,小組成員歸納了“交叉投放”“集中投放”“分類投放”三種投放策略。
集中投放是指根據異型煙的日投放總量來確定單規格是否需要分兩周至四周投放,將單戶投放量集中起來進行錯時投放。交叉投放是將包裝類似的手工卷煙進行交叉錯時投放。分類投放是將細支煙、中支煙和其他異型煙區別投放。
經過多輪投放試驗,項目組緊密結合“卷煙+客戶”投放規則,將“集中+交叉”“集中+分類”投放策略有機組合,充分發揮投放策略的乘數效應。
異型煙智能化投放新模式實施以來,一方面實現精益管理,異型煙分揀平均效率由6036條/小時提升至8397條/小時;另一方面助力綠色發展,每月卷煙包裝膜減少使用132千克,用電量減少4400度,碳排放量減少4386.8千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