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怎么這次收購要給我們都發一支掃碼槍啊,這是干什么用的?”在今年的煙葉質檢員培訓會上,一個個經驗豐富、質量檢驗技術過硬的質檢員,拿著PDA掃碼槍向培訓人員不斷詢問,對這個今年新啟用的設備感到疑惑。“這PDA掃碼槍是用來給煙包掃碼的,掃碼后煙葉物流信息和質量信息,就能錄入系統里,這些信息會伴一直隨著煙葉,直到進入卷煙生產線。”現場的培訓人員解釋道。
2023年,隨著全國煙葉生產經營一體化平臺在云南省大理州全面落地應用,煙葉生產收購模式也有了明顯的變化。最典型的就是在煙葉生產“前端”管理環節的“地塊合同信息綁定”和“末端”收購環節上“兩打八掃”功能推廣。
前端“一張圖”
所謂的地塊合同信息綁定,就是首先運用一體化平臺通過GIS地理信息系統,獲取種植區域電子地圖,再利用平臺功能模塊,依照地圖勾畫出種植區烤煙種植的地塊,使其成為可編輯的單元,并將各種關鍵信息編輯錄入地塊單元;其次,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統,將管理末端分解到每個田塊,實現農戶種植合同簽訂數據與地塊單元的關聯綁定,做到了煙區規劃信息、煙田地塊信息、合同網簽信息融合進“一張圖”,所有資源檔案的數圖一體可視化管理。
“一方面,通過劃定地塊并賦予信息,我們可以對每個田塊的土壤類型、土質、海拔、日照等14項關鍵信息直觀地查看,對這些信息全部做到數字化管控;另一方面,我們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的時候,就能在系統中將農戶種植地塊與合同面積進行綁定,為種植區域規劃和調整提供直觀可視化管理依據,也為后續的煙葉質量管理做好數據積累。”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科副科長宗鵬介紹。
實現地塊信息數字化管控,是從源頭做好質量管控,打造核心煙區、培育高品質煙葉、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地塊信息數字化管控,對于分析土地特性,選取優質種植區,合理安排農作物輪作等生產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數據支撐,為數字化管理轉型升級奠定數據和技術基礎。
地塊綁定不僅有可視化的優勢,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利用前期建立起的地塊信息數據,按照“人與地”“人與崗”“人與事”三個關鍵核心,開發出無人機飛防導航、種植成果可視化評價等十分便捷實用的系統功能,實現了“工作力量下沉、管理職能下沉、服務資源下沉”的工作目標。
末端“一張碼”
在煙葉收購和調運環節,全國煙葉生產經營一體化平臺“兩次打碼、八次掃碼”功能落地運用,讓每個煙包都擁有了一張“身份證”,可以實現質量精準溯源。
實際操作中,煙葉收購后在煙站打包時,通過系統平臺為每一包煙葉生成并賦予二維碼,并在后續的物流及質檢環節使用PDA掃碼器進行“八次掃碼”,逐包記錄煙包物流及質檢信息,直到最后通過全面質檢,作為成品煙葉進行裝箱并生成箱煙二維碼,完成“兩次打碼,八次掃碼”。系統中的種植主體、合同信息、煙葉等級等關鍵信息,隨著二維碼這張“身份證”,跟著煙包在物流調運的每個環節中流轉,直到最后進入到卷煙生產線上,每一包煙葉的物流信息及質檢信息都能做到全程追蹤。
“以前收購過程中,我們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工業方的質檢,如果出現煙葉質量不過關的情況,最多就只能查到是哪個煙站發出來的,對于之前環節的質檢員是誰、種植主體是誰、是否有潛在的其他問題等,都沒有頭緒。現在好了,對質檢不過關的煙葉只要一掃,就能知道是誰做的質檢、哪一戶種植的煙葉;對于我們做好質量管控和職業煙農管理,乃至是來年種植合同的分配、生產技術指導,都提供了非常可靠數據支撐。”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科駐點質檢組長趙富生感慨道。
生產管理階段的地塊合同信息與收購調撥階段的物流、質檢信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成為緊緊相扣的信息上下游,從最初的生產環節到最終的檢測環節,真正做到煙葉從生產到最終加工質量的精準溯源。
結合當前業務應用模式的轉變,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將緊跟行業數字化轉型方向和要求,在“數據+業務轉型”的融合發展中持續探索,在企業數字化建設及煙葉質量把控上持續發力,讓數據“說話”,發揮數字化在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物流中心調撥人員在進行整車煙葉調撥信息掃碼。
一體化平臺的地塊信息展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