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瀘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四川農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等單位參與完成的“‘瀘葉醇’高可用性上部煙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煙草高效解鉀促生菌劑的創制與應用”“煙草主要病害早期快速檢測技術體系構建及產品開發與應用”三項科技成果順利通過成果評價,整體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瀘葉醇’高可用性上部煙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針對上部煙葉刺激性強、雜氣重、化學成分欠協調導致工業可用性差的問題,明確了“瀘葉醇”高可用性上部煙葉田間長相和主要產量因子指標,開發了提高“瀘葉醇”上部葉可用性的4項關鍵技術,集成創制了“瀘葉醇”高可用性上部煙葉生產技術規范。成果累計推廣27萬余畝,經工業評價上部煙葉化學成分更加協調、煙葉香氣質明顯改善、刺激性和雜氣減輕,工業可用性提高,新增煙葉產值13000萬余元。
“煙草高效解鉀促生菌劑的創制與應用”成果,針對瀘州部分煙葉前期生長遲緩、初烤煙葉鉀含量偏低的問題,構建了煙草根際土壤微生物庫,并獲得了18株具有解鉀能力的菌株;篩選出吡咯伯克霍爾德菌和產左聚糖微桿菌2株高效解鉀促生菌;研發出解鉀菌發酵工藝,制定出高效解鉀菌劑使用技術規范。成果累計推廣7萬余畝,促生提鉀、提質增收效果明顯,煙葉鉀含量提高了0.2~0.37個百分點,煙農增收1200余萬元。
“煙草主要病害早期快速檢測技術體系構建及產品開發與應用”成果針對瀘州市煙草病害發生種類多,田間癥狀復雜,難以及時準確識別等技術難題,構建了主要病害早期快速檢測技術體系,研發了PVY、黑脛病菌、根黑腐病菌、赤星病菌4種煙草病害快檢試紙條(卡),實現了煙草病害的早期、快速和靈敏準確診斷。成果累計推廣應用17萬畝,挽回病害損失1500余萬元。
近年來,瀘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省局(公司)“15字”戰略重點,堅持“需求導向、項目載體、機制保障、應用為本”的科技創新原則,重點針對影響瀘州煙葉提質增效的關鍵因素開展技術研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驅動全市煙葉高質量發展和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