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自主開發的“制絲工藝質量統計與分析系統”正式獲得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該系統實現了對海量工藝質量數據的自動化、批量化分析,為形成整批次、全過程質量管控鏈條提供數據依據。
圖為常德卷煙廠工藝員查閱設備運行數據
針對以往制絲車間在工藝控制和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常德卷煙廠制絲車間創新研發了該套制絲工藝質量統計與分析系統。據悉,常德卷煙廠制絲車間生產規模大、產品規格多、工藝路線長,每天產生生產質量數據達26萬余個,而原有的數據分析工具的批量化自動化程度尚有不足,這導致了數據分析過程繁瑣、耗時,并且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工藝參數檢查方面,如果依賴人工逐臺點擊、比對設備參數,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數據修改錯誤等問題,因此研發一套更為先進的智能化系統勢在必行。
為解決數據分析難題,該車間建立培養了一支熟練掌握Python的開發團隊,并從一開始就注重構建清晰、文檔完備的系統架構,顯著提升了代碼的可讀性和維護性,實現了系統的自維護,減少了維護成本,同時有利于解決AMS系統框架滯后、代碼注釋缺失和數據結構不合理所導致的維護環境脆弱的問題。
該系統采用Python作為開發語言,結合MySQL數據庫和云技術實現數據的存儲和處理,并開發出一套可復用的分析模型。此套模型不僅能夠批量化自動化地從數據庫中提取和處理數據,還能通過豐富Python的第三方庫支持,進行更加深入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顯著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人為錯誤的概率。
該系統上線后,該廠制絲車間的數據有效利用率同比提升約60%,數據深度分析的準確性提升40%以上,平均每天可節約數據分析人員的重復性工作時間120分鐘,制絲工藝的生產質量和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