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酒為什么要注重產品的陳列呢?陳列究竟能為經營者帶來些什么呢?諸多國際、國內酒類實戰專家指出:陳列學是涵蓋了營銷學、心理學、視覺藝術等學科的綜合學科,用陳列刺激消費也是終端營銷最佳手段之一。
數據統計顯示,貨物的科學配置和陳列技術,可以使專賣店的銷售額有效提高10~20%。科學合理的煙酒類專賣店與名煙名酒店貨物陳列應該具備產品展示、鎖定顧客、交易便捷、節約空間、美化環境等多種功能與作用。終端對于市場推廣宣傳所起到的作用尤為重要。
所謂煙酒終端生動化,就是讓煙酒更加生動地在終端展示在消費者的面前,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為,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處于無計劃狀態。活躍的銷售氛圍,整齊的陳列以及銷售輔助用具極大地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愿望,從而促進煙酒的銷售。
煙酒經銷商在區域市場煙酒終端建設根本意義在于促進銷量。因此,終端陳列的多樣化,有助于形成記憶,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煙酒終端生動化管理包括煙酒的陳列、銷售氛圍的活躍形式、POP的張貼以及階段性促銷活動的配合等內容。在商場超市,生動化更側重于陳列的效果;在酒樓飯店,特別注重銷售氛圍的營造;而在零售終端,生動化主要是POP的張貼,煙酒價格信息的傳遞和促銷的告示。在煙酒終端生動化中,尤其重要的是促銷品展示和煙酒信息傳遞。
一、煙酒專賣店&商超陳列
1、垂直陳列。垂直集中陳列不僅可以搶奪消費者的視線,而且容易做出生動有效的陳列面,因為人的視覺習慣是先上下,后左右,在日常陳列的時候我們優先考慮縱向陳列。是我們的產品更有層次,更有氣勢。將煙酒從貨架的頂層按照一定的寬度由上向下擺放,高度在1.5—1.7米左右最適合。
2、水平陳列。將煙酒沿著貨架按照品種分類排成橫列。必須注意的是,這樣的排列必須把最暢銷的單品擺在中間,把相對銷售走勢不是很理想的單品擺在右邊,因為東方人的方向感多數偏右,這樣有利于促進滯銷單品的銷售,提高消費者接觸我們產品的機會。
3、端架陳列。在貨架的垂直交叉處陳列商品,無疑是很好的選擇。因為端架是商場、超市人流的交匯處,這里的展示有著良好的廣告作用。隨著終端競爭的激烈,這種展示資源越來越少,但是對于終端來說,這種既是廣告、又能達成銷售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針對成熟期的煙酒來說意義更加重。
4、堆頭陳列。堆頭是為了配合產品的銷售促進而采用的方形、島形、環形的陳列方式。運用堆頭陳列可以突出我們的產品,給消費者形成大量銷售或者暢銷的感覺。堆頭陳列必須注意海報、POP、以及贈送品的配套,最好能夠在商場或者超市舉辦一些活動,以加強堆頭的氛圍,激起消費熱情。
5、交叉陳列。同一個系列的煙酒,在不同品類或者相關品類的貨架上陳列。如煙酒除了在煙酒貨架陳列外,還可以在果酒貨架附近尋找空間陳列,從而簡化消費者的購買程序,擴大產品的銷售機會。
6、主題促銷陳列。例如:七夕,十一,元旦,春節等等特殊的日子,可以創意設計陳列方式。給消費者充分的視覺沖擊,從而刺激購買欲望。
二、名煙名酒店陳列
1、用陳列環境刺激消費欲望。名煙名酒店到處都是,給顧客提供了很大的選擇空間。可以在展柜頂部墻面做展板、柜臺放置水晶臺的飾品,提升檔次和形象,煙酒專賣店、名煙名酒店在進行產品陳列時,一定要注意顧客選購時的心理反應。把產品非常整齊地陳列好以后,再對高利潤的產品進行“陳列破壞”,故意從中抽出幾件產品,造成非常暢銷的表象,實質上是抓住了人們跟風消費心理,即:什么酒賣得快就買什么酒,別人買什么酒自己也買什么酒。同時,我們應該非常重視為消費者創造的良好購物環境,如寬敞的通道、明亮的燈光、靚麗的陳列、舒緩的音樂……這些都在為消費者營造一種良好的購物心情,從而有效促進了銷售。這正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愛她就讓她變得更美。同樣,專賣店想要留住消費者,就讓您的產品陳列與環境變得更美,因為美能撩起顧客的購買欲望。
2、適時改變陳列方式。“天時、地利、人和”,是國人生意經中要遵守的永恒定律,在煙酒專賣店陳列中,天時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可謂是激活消費者神經的催化劑。
我們要注意產品陳列的方位與時間點。要自己創造機會,把產品展示給目標客戶。充分抓住了類似于“五一”“國慶”“春節”促銷這些時機,將產品信息傳遞給了顧客;其次,從營銷的角度來講,名煙名酒店的陳列并不應該一成不變,完全可以根據銷售需要,進行科學調整,這樣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收獲,關鍵一點是要把握好時間節點,鎖定目標消費者,達成銷售,而通過消費者的口碑傳播,又可以占領市場。
3、陳列也講究黃金搭檔。
俗話說:煙酒不分家。讓煙酒與香煙組合,巧妙地陳列在一起,不但沒有造成二者利益上的沖突,還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實現了銷售。煙酒與香煙這種快速消費品,除了本身具有的核心價值外,還有諸多的延伸價值。陳列不可以固化,煙酒與香煙在陳列時可以進行黃金搭檔,煙酒與其它商品是否也可以進行黃金搭檔呢?這就要經營者做個有心人,為自己經營的產品找個好搭檔,實現利益最大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