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段時間,#山西便利店有多牛# 登上微博熱搜
各地網友紛紛變身家鄉品牌宣傳大使,曬出本地便利店優勢。
??
?
一、山西:服務最貼心
1、密度比東京還大,排排站仿佛消消樂
在太原,平均每1586人擁有一家便利店,而這個數據在東京是每2268人一家,也就是說,山西便利店的密度比東京還要高!走在山西街頭,完全是消消樂即視感。
不得不提的是,山西太原兩家“扛把子”的便利店——唐久和金虎。
有人用一個夸張的形容,來說明了這兩家店開的有多密集:唐久和金虎這兩家品牌構建起來的便利店網絡,仿佛在太原上空勾畫出一個結界,走在太原街頭,三步一唐久、五步一金虎,便利店比城市里公交站還多。
2、“保姆級”的服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山西的便利店服務好到什么程度?
24小時服務這種基本操作就不提了,在便利店,你不僅能買生活必需品,還能定做生日蛋糕、買彩票、繳納燃氣費、有線電視費,打印傳真、熱飯、借傘、收發快遞、共享租賃、家電清洗,甚至還能買到首飾、鮮花、家用電器……以及幫你和面!
很多山西人,直到走出去才發現,家鄉的便利店已經成了記憶力的一部分。
@柒罌Qiying:在離開太原之前還一直以為唐久金虎是全國連鎖來著,前段時間到了廣東才知道唐久金虎是山西獨有的,而廣東的便利店還不像山西的那樣隨處可見,里面種類也不多,外面顏值也不如唐久金虎好看。作為一個山西人,即便咱城市沒有達到一線城市那樣但是光說唐久金虎的覆蓋率以及里面內容的豐富程度和品質真得是驕傲的一批。另外真得是太喜歡唐久的面包飯團了,真得是到了外面都吃不到了想念想念想念
@販賣憂愁:在重慶完全沒見過唐久和金虎才知道只有我大山西才有的。
@十三斤饅頭 :山西人表示下了樓就有一堆便利店供你選擇
@這里是W_YANG :唐久面包三明治和金虎烤腸yyds 我的童年
二、山東:跨界賣菜
山東一網友問:不是吧,難道其他地方的便利店里不賣菜?賣菜,包含但不限于饅頭、各種各樣的餅、 ?蔬菜、蔥姜蒜、米、面、面條、調味料等等.....?
甚至覺得,山東的便利店店主,可能都是什么空間管理大師,如果不是真實看到,很難想象在一家不算大的店里,幾乎可以買到所有日常所需要的東西。
雖然山東的便利店里,有“農貿市場”的身影,但是卻不會讓人產生混亂的感覺,店主對蔬菜的擺放也都很講究,分類明確,能讓人在最快的時間里找到要買的東西。
@思域習慣我好只管:在山東上學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每個店基本上都會賣菜的,特別是大蔥啊,基本上走到哪里都能夠發現呀
@沒想好名字yt:其他地方便利店真的不賣菜嗎山東也有很多便利店,確實挺多的是買菜的,真的堪比農貿市場
@胡思亂想可能:必須得為山東打call,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便利店做不到的,沒事就往便利店去逛逛,總能發現新的東西
@大眾甲殼蟲d習紅:來來來,看看咱山東的便利店,無論吃喝拉撒啥東西都可以找到,真的是一個小型的超市,而且物美價廉 ,真的是上游水平
三、上海:店面最多
上海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和數量也都很多,7-11、全家、羅森......一條街上能看到幾家不同的便利店。
店面多到什么程度呢?小編昨天看到的一個段子,也側面佐證了這一點—— “在上海,如果你拿全家當位置參照物的話,那基本等于啥也沒說......” ?
四、廣東:最好吃,早茶店
廣東網友在意的是:“我們的便利店是可以堪比早茶店的!”
@鐵板燒終極愛好者:廣東美宜佳申請出戰!夏天空調開得爆足,買兩個關東煮坐一下午,都不會趕人走!
@VvvVvV·Polly :光比小吃山西便利店就輸了吧!廣東便利店的車仔面、鹵煮永遠的神。
@我是你娜姐姐姐:山西便利店有什么特色小吃嗎?醋?廣東的便利店,端出一籠蝦餃我都不意外。
@娛樂小迷弟:便利店不僅是城市最溫暖的一個角落,同時也讓城市的運轉更加便利和高效。廣東的便利店堪比早茶店,真的好便利啊!
@日落大道習慣寶來:原來廣東的便利店都可以吃一頓早茶了吧 那可真是我這種美食愛好者的天堂了呀 希望有機會可以體驗一下
@蓋世英雄也愛初雪:此刻廣東的便利店深情出戰便利店真的就是早茶店!!蛋撻和腸粉真的特別受人喜歡
五、長沙:品牌最多
論品牌多,長沙敢稱第二,沒有哪里能稱第一。
網友表示:“長沙便利店的牌子一個戶口本都寫不下。”
??
六、廈門:特產店
廈門的便利店,可能是伴手禮的天堂。就連本地人都調侃說:“游客買特產去廈門特產店,本地人買特產去廈門便利店”。
七、哈爾濱:倉買店
知道為啥哈爾濱的便利店不叫便利店,而叫倉買嗎?
就是因為店主把倉庫設在便利店里,買東西就像在倉庫提貨。
難怪被叫做本地人的“山姆超市”,東北人表示:在我們那嘎達,不管你開的奔馳還是寶馬,回家都得給你媽拉大白菜和大蔥。
八、浙江:專心搞錢
網友表示:“你們負責消費,浙江人負責開店。”
據報道,全國有5萬家麗水籍便利店,十足、萬客隆等連鎖品牌也來自浙江麗水。
對麗水人而言,開便利店,創業保留項目罷了。
麗水人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全國一半便利店店員說麗水話!
九、北京:沒有便利店
北京便利店的特點——“北京便利店沒什么缺點,北京就沒有便利店”。
@小祎祎whxf:北京的便利店文化真的比上海差太多…住在西單附近,完全沒有一家像樣的便利店,也叫不了盒馬…在美團買菜上買點東西,順帶買了個肉松小貝,竟然是冷凍后拿出來的……
@子April:你能想象,在北京東四環走了十幾分鐘,連個便利店都沒有,幾家日料,西餐館都是晚上才開。我太難了,在夏天的尾巴里,曬的脖子疼。最后是瑞幸的生耶拿鐵救了我,配著涼面包(店里沒有加熱設備)?
@這個世界溫柔嗎:剛來北京還是有點不習慣這邊的生活,沒有隨處可見的便利店,日用品也找不到可以買的地方...?
@你愛叫我啥就叫啥吧:晚上打完球太餓了,回來的路上想在家附近買點吃的,后來一想我家附近方圓一公里好像一家便利店都沒有我這好歹也是在三環上想起前幾天刷到的一個微博,說北京便利店覆蓋率很低,從我的經歷來看感覺此話不假這時候如果來杯關東煮,簡直治愈心靈
拼密度、拼服務、拼品牌、拼美食、拼特色…...和各地的便利店也對應本地的“氣質”而各有特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