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來,我開店已經三十年了。
有的卷煙品牌上柜一二年就退市了,用曇花一現來形容也不為過。可“玉溪”品牌就不一樣了,開店三十年,“玉溪”在我店暢銷了三十年,如此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忠實品牌,可謂鳳毛麟角。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玉溪”品牌。我的父親是手藝人, 常年在外做木工活,遇到殷實的家庭,主人拿“玉溪”煙招待我的父親。這么好的煙,父親根本舍不得抽,而是拿回家,放在床頭旁邊的抽屜里,“鐵將軍把門”。到了春節,客人來我家拜年,父親才拿出“玉溪”煙招待客人們抽。
那個時候的父親是最高興,就是用“玉溪”煙招待客人,平日里父親重要的朋友,逢年過節來走動的親戚,父親都會把“玉溪”拿出來招待他們,同時也掙足了面子。我的記憶中,堂屋的桌子上擺好一包“玉溪”煙,客人來了,父親抽出一支“玉溪”來,恭恭敬敬地遞到客人的手里,然后劃燃一根火柴,幫客人點燃“玉溪”。細長的煙霧緩慢上升,“玉溪”的香味在堂屋飄散,客人們滿足地吸著“玉溪”,臉上的笑容樂到了心里。親戚們高興地擺著龍門陣,家里歡聲笑語,過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70、80年代的中國農村經濟還沒有發展,物資還很匱乏,好多人連“玉溪”煙都沒有見過,更別說抽“玉溪”煙了,想想那時的“玉溪”煙有多么的珍貴,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時有媒人給我大哥介紹了五六個對象都沒有成功。那個年代的農村姑娘都想逃離貧窮的山村,嫁個城里的工人托付終身,農村小伙子找個媳婦比登天還難。
父親給城里一戶殷實的人家打家具,因父親手藝出眾,打的雕花的家具,堪稱藝術品了。主人高興得送了一條“玉溪”煙給我的父親,有了這條“玉溪”煙,大哥送到老丈人的家,一直不肯松口的老丈人這才歡歡喜喜地答應了這門親事。一條“玉溪”煙成就一段姻緣,現在夫妻倆恩恩愛愛,“玉溪”成了我們家的大功臣。
直到那年,我與“玉溪”才算結了緣。那年政策開放,允許外出經商,我在城里開了一家煙酒店,“玉溪”品牌是我店的主打品牌,成為最來錢的一棵搖錢樹。
顧客認品質,開店三十年,“玉溪”品牌一直處于暢銷狀態,主銷規格和新品規格都受到顧客青睞,即便有時“玉溪”煙斷貨,也會耐心地等待,直到“玉溪”煙到手,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除了日常經營卷煙,我也是“玉溪”煙的愛好者。我有熬夜寫作的習慣,夜深人靜的時候,點燃一支“玉溪”煙,靈感如山澗的清泉,從我的腦海里清晰地流淌,文章一氣呵成,水到渠成,心里如飲甘甜的美酒,酣暢淋漓。
李白斗酒詩百篇,“玉溪”伴我著華章。今生有了“玉溪”煙,安于文字樂享受。
父親、大哥、我……全是“玉溪”的鐵桿粉絲,幾十年的交情,再也難以分離。“玉溪”煙成就了父親的自信,“玉溪”煙促成了大哥的姻緣,“玉溪”煙豐富了我的文章。我們家的“玉溪”情緣,還將延續,永遠難以割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