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受疫情和電商、網商、微商、直播等多形式經營的影響,線下實體店真是越來越難生存了,于是有些老板為了吸引客源,無奈選擇了降價銷售,可真的有效嗎?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是開建材商店的。有一段時間,他的生意十分冷清,于是他就想到了降價,希望通過降價能夠吸引顧客,進而賣出更多的商品。朋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他的舉措的確吸引了一些來打聽的顧客,然而,那些顧客僅僅是打聽而已,并沒有付諸行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朋友一直堅持降價。最后,終于賣出去了一批,那一刻,朋友很開心。可是,沒多久那些顧客就開始找上門來,說朋友的瓷磚是假的,質量不過關,要不然怎么會那么便宜。那一刻,朋友真是百口莫辯。自己明明是好心,希望能夠拉攏一些顧客,可是誰知竟然給自己招來了這么多的麻煩,實在是懊悔萬分。可是,之前他的這些瓷磚并沒有降價,也賣出去了不少,并沒有一個反饋說他的商品有問題的。那一刻,朋友才煥然大悟,都是降價惹的禍。單純的降價雖然能夠吸引一些顧客的目光,可是顧客還是相信一分錢一分貨,雖然是同樣的商品,可是在顧客心里就已經定性了,他們就認為降價的東西都不是好東西,要不然怎么會降價呢?
無獨有偶,我另一個朋友。他是做培訓的,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在他那里學習,結果都考上了不錯的學校。后來受到疫情的影響,他的生意變得冷清。沒辦法,朋友就想到了降價,本來一節課300元錢,可是他直接降到了150元。果然有一些報名學習的,可是那些學生不是選擇退學就是先挑刺的。朋友一時間很苦惱,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程,僅僅是價格不同而已,可是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問題呢?朋友陷入了反思之中。
經過反思,他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家長和學生對于太低價格的課程一般都是持懷疑的態度的,他們還是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盡管講課的老師沒有變化,課程內容也是一樣的,如果是花了高價,他們首先在心理上就已經接受了,畢竟學習是大事兒。可是,價格低的自然就會讓他們產生懷疑的心理,因此很多學生就會選擇離開,即使不離開的,也會對老師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質疑,最終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因此,降價絕對不是理智的做法,也不能贏得顧客的信賴。所以我在經營自己店鋪的時候,是不會輕易降價的。因為降價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同時也會引起同行的敵意和反感,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很多時候,降價都是店主不自信的體現,因此我建議各位同行朋友不要輕易降價,要充滿信心,采用其他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人脈,進而增加收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