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急性子,遇事沖動易上火。個性也強,看不慣的人和事,很少茍同,大多時候都堅持自我。像我這種生性是不宜開店做生意的。而我也似乎從未想過會走上零售這條路,更不會想到這條路一走就是20年。
別人的“三十而立”,于我卻另有光景。彼時因為失業,正慌張不已。為謀生,從別人手里盤下來一間小鋪面,經營煙酒副食。我努力適應,也努力改變。如今二十多年過去,我的生意在當地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也算是有影響力的店鋪之一。
多年守店生涯,我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我。與人交道不再諸多計較,而是溫潤了許多,謙和了許多。經營中,我力求和氣生財,秉持與人為善便是與己為善的處事之道,更是把每一位主顧當作老朋友一樣對待。
我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開門營業不僅經營的是生意,更是經營我們的人品。要收斂個性,要有足夠耐心,如非不得已,無需與顧客爭個高下對錯。大多時候,即便我們贏得了真理,卻輸掉了人氣。沒了人氣,生意何以為繼?只有當我們放低姿態,或是把消費者真正當朋友一樣去對待時,才會收獲更多。
道理都懂,可仍有那么一些時候會出現“腦短路”。
有次,進來一位有點面生的中年男子。我熱情地和他招呼,問他需要什么。他沒搭理我,而是蹙著眉頭先打量起店鋪。我陪著笑臉說:“我這門面雖然有點窄,但這邊三間都是我家的,煙酒百貨、日雜副食基本都有呢,就是三間沒有打通。您也許看不太清,需要什么直接告訴我就行,我來給您拿。”
我的熱情介紹并沒有讓男子舒展眉頭,反倒讓他更顯不滿,嘴里還嘀咕著:“聽人說你們批發部挺大的,我才來看看,沒想到就這么幾間,還不通連,哪有什么可買的!”
我微微尷尬,笑著解釋:“還別說,我的店真不止這幾間。在大橋西50米處還有一個店也是我家的,那邊面積大些,有不到400平方呢!”
男子當做沒聽見似的,根本不理會我,自顧三間店挨個看一遍,最后返回食品區指著康師傅方便面問多少錢一袋。我回答說2.5元,如果整箱買有優惠,劃算很多。沒等我把話說完,那人便面露慍色懟我:“你這招牌寫的是批發部,可賣的價格卻是零售價,這算什么批發部?人家大超市才賣2.5元一包,有時還賣2塊4。”
說實在的,聽他這樣說,我有些生氣,這是擺明了嫌棄我的店。其實單包方便面到哪里買都是零售價,犯得著如此大動肝火嗎?即便超市里買2.4元或者2.3元一包,但整箱買算下來還是比我們批發部貴一點,我是知道的。生氣歸生氣,職業使然,我按捺住不快,仍然好脾氣地告訴他:“我們和大超市畢竟不同呢。雖然我們的定價以整數為主,沒有什么帶零頭的,但普遍售價不會高于超市。而且,大超市里不管你消費多少,一毛兩毛的都收,我們肯定會去零的。”
“算了算了,你這老板話挺多,我說一句你說好幾句,要不是圖省事,才不愿意在你店里買東西。店不大,價格卻不少。給我拿一包方便面!”男子一臉不快地沖我吆喝。
“對不起,不賣!這生意我不做了。”我再也無法忍受男子的傲慢,壓抑著的壞脾氣一下子冒出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你進店來,就是我店的貴賓,我會尊重你。可那也是你自愿來的,如果看不上我這個小店,大可不必圖省事,直接去大超市買好了!”
見我這樣不客氣地回敬,那人有些掛不住,忿忿地嘀咕著走了。
生意本無大小,但求做成便好。可因為我的“腦短路”導致情緒失控,沒做成生意不說,自己心里也憋著一肚子氣。不是生顧客的氣,而是生我自己的氣,怪自己沒有把控好情緒。冷靜下來后,我開始自我反思。顧客把我的批發部和超市做比對也并無不可妥,畢竟超市的購物環境和一些促銷手段都是我這種批發部無法比擬的。我要做的不是回懟,而是認同顧客的說法。比起據理力爭,謙虛接受、點頭附和才是更高明的做法,才能留住消費者。如果我說超市能賣的價格,我這個批發部更能賣,畢竟我自己就是老板,能做這個主,價格定會讓您滿意。以這樣相對幽默輕松的口吻和顧客說話,也許就是另一種結果。人家今天只買一包方便面,只要有個好的購物體驗,說不準下次還會再來購買其他物品。
可見,作為零售店主的我,還是“修煉”不夠。開門做生意,顯然不是一手交錢一手接物那么簡單。于我,如何管控情緒,如何高情商說話,都是有待提升的必修課。同為零售店主的你,認同嗎?又有什么更好地“修煉”之道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