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的鎮上有兩家比較大的批發部,劉老板的批發部每天顧客盈門,一派繁忙景象;烏老板店鋪則是門可羅雀,基本看不到人影。這兩家都是街上的老牌批發部,為什么客源差別那么大呢?雖然他們離筆者只有七八里路程,但由于本店基本是送貨上門,所以很少去他們那打貨。
前幾天為了一探究竟,專門去轉了一趟。一次考察,感觸頗深。
一是服務態度大相徑庭
先到烏老板店,店主正在悠閑地看抖音,磕瓜子,見顧客上門,眼皮都不抬一眼。筆者側眼旁觀,見店主冷若冰箱,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
筆者問:有美汁源果粒橙嗎?回答說,你往前走走,看看前面貨架下面有沒有,如果那兒沒有,就是沒有了。
又問:有沒有小當家干吃面?回答說:你去后面倉庫看看,有人在那兒,你去那問問。
筆者后又到了劉老板店里,盡管顧客很多,劉老板還是抽空問了句:請問你要什么貨?當我回答出貨物名稱時,回答說有,即馬上安排服務員去取貨。
二是誠信表現上有差距
到烏老板店問美汁源多少錢一箱,想要十箱。
烏老板問:你是拿去賣的還是自己家零用的?筆者反問道:你聽說誰家零用十次進十箱的嗎?肯定是賣的。
烏老板又問:我家送貨車上次去你那貨給你什么價?筆者說不記得,平時都是老婆看店,自己很少在家,這次是她讓順便捎帶點。
烏老板說:你不說送給你的貨是什么價,我沒法賣給你。
筆者就想,天下還有這樣的怪事。于是就提醒他說:現在批發部很多,批發價應該是透明的,你該什么價就什么價不行嗎?你這難道是不同的顧客不同的價嗎?
對方回答說:就是不同的顧客不同的價。
筆者說既然這樣,我不要你的貨了,我去別人家看看。
他說:隨你便,你愿意去哪去哪。
而到了劉老板那,這邊報出商品名稱,數量,他就接著開票,算好了賬,那邊服務員早把貨物碼好放在店門前,然后付款,照單驗貨,服務員把貨物送上車,一切就緒,并無一句討價還價。
程老板還解釋說:桶面價格每箱上調了一元,跟你說明一下。這生意做得雙方心里清清楚楚。
僅此兩點,即可看出兩家效益之所以存在差距的原因所在了。顧客是上帝,這是歷代生意人總結出來的真理。要求我們除了為顧客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外,更要在商品質量和價格上讓客戶滿意。這三者缺哪一方面都不行。沒有顧客,也就沒有業績。心里沒有顧客,顧客心里又怎會有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