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幾天下雨王屋水庫下游的小池塘里面流了很多野生魚,所以這兩天進店買漁具的人很多。
今天早上剛開門,又來了三個顧客要買漁具和魚食。其中一位中年男人看了魚食的標簽很驚訝,“一袋魚食要八元錢啊?這么貴,我不要了,我就回家煮點玉米粒當魚餌就行了……”
隨行的朋友說:“這魚餌里面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魚聞到了就會被吸引的圍過來,這樣才容易上鉤呀,有句話叫‘欲將取之,必先予之’,你不舍的下魚餌,魚怎么會上鉤?就算你離魚最近,魚也會游走的。”
很贊同這位朋友的話,做生意就像釣魚一樣,一味的想在顧客身上賺取利益,卻不舍得付出,久而久之,顧客自然會選擇舍近求遠。
記得年前臨近春節的時候,我打算去市場買些海鮮。去了之后,我把車停在海鮮區最前面的位置,為了不影響其他人通行,正好第一家店沒有很多顧客,就走了進去,往里面走的時候,我心里還在想,第一家的位置應該是最好的,怎么顧客并不是很多呢?再看看其他店門進進出出的顧客很熱鬧,很讓我費解。
進店后,我選了一種大鲅魚,還有海蠣子讓店主幫我稱一下,稱完之后,我看見海蠣子里面有水,擔心漏到車里,就要求店主再給我套一個袋子,“要五毛的還是七毛的?”店主漫不經心的問我。
“怎么?袋子還要錢嗎?”我有點驚訝,雖說從限塑令之后,有些大商超方便袋使用收費,但在海鮮市場其他地方買海鮮使用的方便袋都是免費的。
“現在方便袋很貴,哪能免費給?”店主很堅決的說。
因為我也是做生意的,很理解店主,但是站在顧客的角度,心里并是十分情愿。
我沒有堅持再套一個方便袋,本來還打算再選一些海鮮,因為店主的態度我放棄了,我提著兩個袋子,順路去了旁邊的店,又選了一些小黃花魚,店主很熱情的給我套了兩個袋子,最后又拽了一個很大的黑色袋子把我買的三種海鮮放在一個袋子里,說這樣提著不累手,當時我很感動,之后,這一家海鮮店成了我買海鮮首選的店鋪,我還給親朋介紹去她家買海鮮。
回家的路上,我也明白了第一家海鮮店的生意為什么會很冷清。
其實,這樣的店主并不少見,有的在做促銷活動的時候,本來說好的給獎品,不是反悔,就是給一些過期的商品,有的門店會寫上“商品出門,概不負責”的話,即便是商品質量問題或者是臨界過期的,店主都會找各種理解不負責任;有的店主把一些廢舊紙箱全部賣廢品,有顧客想要個紙箱子也不舍的……,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把顧客推出去,生意怎么會好呢?
記得一位營銷大師說過:產品的生命是短時間的,只有人類的基本需要及顧客才是長久的。但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商家不理解這句話,只會“取”而不舍得“予”,最后結果只會落的“門可羅雀生意淡”的下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