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零售戶經營過程中,為了提供給顧客更好的服務,經常會使用到一些自創的“小發明”,讓自己的經營得心應手。下面就邀請幾位零售戶朋友聊聊自家店里的那些手工“寶貝”。
留言本:延續十年的“傳家寶”
零售戶王昱: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從古至今,不少中國人都有記事和記賬的習慣,許多人都擁有著自己的“手簿”。身為零售戶,在開店經營過程中自然也少不了記錄了貨品進出和賬目的手簿。即便在“進銷存”系統如此完善的現今,不少人也還保持著提筆記一記的習慣。畢竟除了賬目、手簿的內容還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日程安排、生活感悟、讀書心得、消費收支、百科知識等,都極其值得記錄。
我的店成立于2004年,到現在已經積攢了好幾十本留言本,有的紙頁已經發黃發脆。翻開筆記本,里面記載了2004年以來,顧客需要購買的東西和各種意見建議,每條后面都做好了標注“解決中”,“已解決”或“暫時無法解決,已向顧客做好解釋”等記錄。
“鄰居王大爺希望下雨天店門口放上一個防滑墊。”后面寫道:“讓媳婦趕在下雨前買了一個,人們都夸好。”
現在,我在小區貼吧里開了個帖子,留言的人更多了,蓋起了三百多層的“高樓”。
“我特別感謝這家店的老板,有次我跟老板說起我的孩子上夜自習,回來的時候街道上黑咕隆咚的,很害怕。老板特意將關門時間延長了15分鐘,就為了給我家孩子照個亮。”我的留言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舉手之勞能幫助你,我很開心。”
面對顧客的留言,我都耐心地一一答復。這個網絡留言本,也是我的“傳家寶”!
小卡片:送貨上門的“掌中寶”
零售戶李彥:“小卡片,真正好,服務卡片呱呱叫,電話服務真耐心,網絡服務更周到。送貨上門拒酬報,顧客老板齊歡笑。”這是小區王大爺給我作的一首打油詩。
詩中所說的小卡片,是一張印有“匯豐酒業”電話號碼、QQ群號碼、微信號碼、我的貼吧ID等內容的卡片。顧客拿到這張小卡片,無論是打電話,還是在網上留言,我都第一時間進行答復。住在附近的顧客,還能送貨上門。
隔壁小區的張奶奶,腿腳不利落,還偏偏住在七樓。出一趟門,比年輕人出一趟國還難。有次蒸饅頭發現沒堿面,下了一趟樓,堿面買回去,喝!半盆面已經變成了三盆!后來,張奶奶的孫子給她拿回家一張小卡片。
“真方便!打一個電話,過不了十分鐘,小李就給我送上來了。我呀!現在也是宅女了!”張奶奶幽默地說。
前不久疫情嚴重,全縣實行封控管理,大家都呆在小區中“靜默”狀態,我們店被選中可以為小區居民送貨上門保障生活。除了在小區微信群搜集訂單,考慮到還有很多不會使用微信的老人等特殊群體,我們還把小卡片放到電梯間里,方便大家拿到,通過上面留的聯系方式提出需求。社區的同志對我們這種做法特別贊同,還幫著我們發呢!
工具箱:助人為樂的“百寶囊”
零售戶王艷芳:有一次,腿腳不太方便的齊大爺開著小電三輪來迎賓大市場買東西,出門發現輪胎沒氣兒了。看見他吃力地推著癟了帶的電三輪往前走,我趕忙幫他將電三輪推到了維修點。回來的路上,我萌生了一個為顧客做一個工具盒的念頭。說干就干,我做了一個工具盒,放上簡易的修車工具供顧客無償使用。
現在,工具盒已經升級為工具箱,除了修車工具,還有小剪刀、裁紙器、裝訂機甚至針線包,自助雨傘架、小醫藥箱也成了它的“伴侶”。去年夏天,有位顧客中暑忽然暈倒,正是小醫藥箱里的急救藥品讓他轉危為安。如今,顧客們都親切地叫它“百寶囊”,叫我的小店“百寶店”呢!
“三尺柜臺寫大愛”,我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零售戶,但也可以通過我的愛心門店來學雷鋒,獻愛心。我的愛心工具箱,就是我做公益志愿服務的具體實踐。
舊條盒:變廢為寶人人愛
零售戶于海霞:在店里閑著沒事,我喜歡做簡單的手工,取材都是身邊別人用不到的物料。香煙盒子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物品了,可是幾乎所有的人抽完煙之后就直接把香煙盒扔了,通過簡單的改造,就可以將廢棄的卷煙條盒制成漂亮的紙巾盒,大方又實用。也可以將煙盒制成的零錢盒,用起來方便極了。我還從零售戶群里跟別的朋友學會了用煙盒做墻貼開關貼,省錢又好看,還能隨時換。
這些創意作品得到了很多顧客的青睞,紛紛找我要。也有的顧客跟我要卷煙條盒自己回家去做。
另外還有香煙盒中的內錫紙搓成一團調節電池,比如家里電器中需要5號電池的,而家里只有7號電池,那該怎么辦呢,就是利用我們煙盒里的錫紙填充空間就可使用了。
香煙盒子塑料外包裝也有用處,可以用來擦拭杯子,這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清潔小工具。而硬盒香煙的盒子本身,按照沿盒子邊大概30角度方向切割盒子,厚度稍微比手機厚點就行了,這樣就瞬間變成了一個牢固的手機支架。
只要你用心,身邊多驚喜。希望廣大零售戶都來動動腦、動動手,來變廢為寶,開發出屬于自己的好工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