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老王開了一家食雜店,如今也有幾十年了,在這期間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這些事你遇到過嗎?
場景一:
一個光頭黃衣的健壯中年人站在煙酒店門前。看穿著打扮,這是個出家人。問他做什么的?他指指嘴,指指耳朵,然后輕輕地搖搖頭。老王明白了:這是個聾啞人。只見這人從隨身拎包里拿出一個鐵碗,伸到老王跟前。老王拿出饅頭,對方搖搖頭;老王要給他盛飯,他指指肚子,也搖搖頭,意思吃飽了。這可怎么辦呢?就見這人不慌不忙從懷里掏出了二維碼。老王想:怪不得給吃的不要,原來是要我扔錢在碗里。老王就小聲咕噥說:“年紀輕輕,身強力壯,不去做工賺錢,就想天上掉餡餅,哪來這樣的好事等著你!”這人可能聽懂了,估計店主不可能給錢,頓時滿面怒容,用外地方言嘰里哇拉一陣,可能是罵人的,然后揚長而去。
這樣的情景劇,想必每位食雜店經營者都不陌生。最近幾年,健全人假扮聾啞人到食雜店騙錢的,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人都有同情心,特別是對需要幫助的人,更是如此。但是對坑蒙拐騙的,一定要敬而遠之,絕不縱容。必要時還要報警,以免危害社會,破壞社會風氣。
場景二:
農村食雜店的玻璃門并不大,而且門上還會貼上二維碼或“推”、“拉”標記。門把手也很顯眼,論起來不該有什么隱患,其實不然。一年輕顧客騎著摩托,在食雜店門前正要下車進店的時候,接了個電話,講了很長時間。通話結束,手機往口袋里一裝,突然加大油門,對著玻璃門猛沖進去,一扇玻璃門當場撞碎,年輕人肚子上全是血跡。被送進醫院后縫了好幾針。所幸傷勢都不嚴重,在家休息一陣子就能生活自理了。如果撞的是頭,后果就不堪設想了。還好,店里人恰好不在跟前,不然也難逃傷害。這是誤操作,也不是故意的。
場景三:
一個顧客急匆匆地邊打電話邊往店里走,一不小心,頭咕咚一下撞在了玻璃門上。估計撞得不輕,因為頭撞門聲音很大,而且被撞后顧客愣愣地站在那兒手捂著頭好久說不出話來,臉上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老王急切地上前探望,顧客還是一句話說不出來,好像腦子被撞壞了。老王可被嚇壞了,急忙要打120,顧客擺擺手,在那站了好久才緩過勁來。雖然事后顧客沒有一句怪罪的話,但老王仍然感覺萬分歉意,畢竟人家是來買東西受的傷。
場景四:
小孩打鬧噎食見得不多,可是如果見到一次,也夠驚魂的了。有一次,老王老伴正和幾個鄰居在門口閑聊,幾個孩子在附近游戲打鬧。突然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站在那兒,兩手摳著喉嚨,頭低著,想咳又不咳不出來,很難受的樣子。眼看孩子臉都變顏色了,幾個人意識到小孩可能被食物卡住了,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老王老伴急忙把孩子抱到懷里,自己坐下,讓孩子倒趴在腿上,在孩子背上輕輕拍打著,孩子終于吐出一粒花生米,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如果不是搶救及時,孩子很有可能就被憋壞了,性命可能不保。
場景五:
有一天晚上老王正打算打烊,一個女顧客站在門口,問是不是打算關門了?老王說是。她說想買點東西。老王就問你打算買什么東西?她說我還沒吃晚飯,你店里有什么能擋餓的就行。老王就多問了一句,你怎么那么晚還沒吃飯?那個女顧客往老王跟前稍微靠了靠,壓低聲音說:“我告訴你你不要和別人講,我殺人了!尸體就藏在我家床底下。”
就這一句話,把老王說得后背陣陣發冷,他強作鎮靜,往周圍看了看。那女的說:“你不用看,現在哪兒都沒人。”老王心想,她這是什么意思?不會連我也殺了吧。但是還沒表現出來,想打發她走,可是女的已經推門進來。老王嚇得都要崩潰了,一個男的這個時候急匆匆地趕到跟前,對那個女的說:“你四處亂跑,家里也不知道,害得我找到現在。抓緊回家!”
男的又跟老王悄悄地說:“對不住你了,她神經有點不正常,打攪你了。”
老王嘴里說著沒事,緊繃的神經突然放松下來,差點癱在地上。心里念著“阿彌陀佛”,總算有驚無險。
......
食雜店雖小,但經歷的事可不少。要不怎么說,食雜店也是個“小社會”呢!老王開店幾年,除了遇到上面幾件事外,還有:打架斗毆的、年輕人鬧事的、醉酒尋釁的、丟錢丟物的……真是想寫也寫不完。
不要以為開個食雜店就是坐等客人、賣賣貨物而已,其實真沒你想的那么簡單。如何處理這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也體現出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當事人和顧客、左右鄰里對經營者的一次考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