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多年的零售經營,有時靜下心來回頭一看,心里不免產生出許多感慨。政策在不斷變化;市場隨著政策的變化而變化;人們的生活與經營頭腦也在形勢與政策的影響下不斷的轉變思維,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全方位跟進。
二十年前,當自己確定干零售經營行業時,那時的購買力還主要集中在原有大集體幾家老牌商店里。并不發達的城區,自營店鋪屈指可數。后來,隨著房地產開發不斷興起,沿街商鋪鱗次櫛比,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購物需求。而對于同行自營店鋪來說,在適應市場經營變化的同時,也無一例外的感到現實的緊迫與壓力。所以,進店就常聽人們嘮叨如今的買賣不好做啦;誰家對門又開了一家店鋪對著干啦等等。
人們閑聊時數著不足千米的大街上大大小小擠滿了十幾家同行私營店鋪。可話又說回來,雖說店鋪的增多無疑會增加各自的經營難度,但又沒有一家因此而倒閉。所以,我對這個問題也產生了興趣,靜下心來總結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抱團經營未嘗不可
抱團經營不一定就是商戶與商戶之間存在什么默契與關聯;(當然,在商品進貨渠道以及數量上多家實行團購也更有優勢,應另當別論)從大的角度來說,所謂抱團經營也就是在某一個區域集中經營形成一定氣候,越是集中經營,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一股購物向心力。店鋪越多,商品越全,消費者也愿意前來挑選、購買。所以,無形之中商戶之間又像冬天里的抱團取暖,既得到了自己的經營利益,又創造出了大家經營理念的氛圍,可謂一舉兩得。
我自己跟鄰居就是這樣。他是后來者居上,按說完全有能力把我的店鋪壓垮。這對我的心理上也產生出了很大的思想壓力。但后來,我們之間并沒有因此發生矛盾,而是互通有無,相互照料,在和諧氛圍中共享盈利。
二、店內要有特色商品
店鋪再多,家家所經營的商品也不盡相同。所以每個商戶都有自己所經營產品的主營板塊。對于普通商品,如糧油、蔬菜、小食品等因透明度高,利潤自然也就低一些。往往有一些顧客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愛走百家,今天看看你家小米賣多少錢;明天他家南瓜賣多少錢;誰家店里雞蛋又要搞活動等等。
普通商品店店都有,而且基本都是統一渠道進貨。雖然利潤低,但也不能缺失。其主要目的就是維持商品經營的平衡度。而店主經營的主要定力是來自于自家所特有的主營品牌,如啤酒、白酒、家用電器類商品等等。品牌不一,利潤空間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想方設法爭取顧客的滿意度和回頭率是很重要的一環。
三、經營方式決定成敗
說一千,道一萬,零售經營成功的唯一秘訣靠的還是“誠信”二字。沒有誠信,即便給你再豐厚的利潤空間也無濟于事。
我也是在商品零售經營中走過來的一員,至今還仍然不離不棄的堅守在自己那一隅神圣且冷暖自知的小小崗位上。有人說,在商超如林的大街上,如果看不到我的便利店會很失望,我淡然笑之。因為我知道,小小的便利店難以撐起一片藍天,但它卻靠自己對顧客真心實意的誠信給附近百姓帶來確確實實的便利與實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