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食雜店打工的時候,每天早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微波爐插上電,然后把漢堡和火腿腸放進去,給上班族和學生們準備早餐。這個需求開始是一位在新華書店上班的小伙子最先提出來的,他的單位離家比較遠,每天要老早就得爬起來去坐地鐵,沒有多少時間來做早點,經常在店里買個面包牛奶湊合。天冷的時候,他問老板,有沒有微波爐給加加熱,吃點熱乎的。這個需求很快得到了滿足,老板在門口掛上了提供熱食熱飲的牌子,收到更多顧客的歡迎。
這是我印象中的食雜店餐飲化的第一步。老板是一個隨時能抓住商機的人,夏天來到,他在門口支起一把太陽傘,兩張小方桌,擺上幾把凳子,方便顧客在這里小憩聊天、喝汽水飲料、吃冰激凌。有次正好趕上開運動會,幾個鄰居湊在一起,提議在這里喝點慶祝一下。于是就把啤酒擺上了桌,老板把自己煮的花生和毛豆貢獻出來,讓大家當下酒菜。老板愛吃燒烤,自己置辦了一套燒烤爐子,買來炭火,有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就在店門口烤起來。有顧客提議,如今燒烤那么火,你不妨把這燒烤攤干起來,讓我們也多個消夏擼串的好去處。
老板是個謹慎的人,知道自己在家門口烤點串喝點酒沒關系,如果是步入正式經營,就要證件齊全,依規合法,要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健康證等等,確保食客的飲食安全,讓人們放心來吃。在辦理完相關手續后,老板的燒烤攤正式開張了。人愛扎堆,看到一張桌子有人,也會湊過來烤一把,桌多了,耗費人力物力時間,老板漸漸熬不住了,以前只是想接著燒烤多賣點酒水香煙,但真正干起來就感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擴大生意,就要添人添錢,不能湊合。
因為怕顧此失彼,老板最終放棄了燒烤攤的生意,而是把它轉讓給另一個想創業干燒烤的小伙子,自己只負責煙酒飲料供應。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小伙子把燒烤攤干得風生水起,新添了烤魷魚、麻辣串等美食,吸引了大批的食客來打卡。老板并不眼紅,因為他知道那是辛苦奮斗得來的結果。食雜店餐飲化,要有充沛的精力來打理,才能很好地運營下去。自己把煙酒經營好,也能漁翁得利。
老板的這段創業史給我的啟示,就是餐飲化經營一定要適應滿足顧客的需求,包括經營規模在內,也要充分考慮周邊人群的真實需求量,還有自己的精力分配,實在不行可以采取合伙經營、委托經營等模式,做到不丟西瓜也不丟冬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