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的初秋,天藍瑩瑩的,大朵大朵的白云飄蕩在天際。從政和縣出發,大約18公里,便來到澄源鄉新康村。新康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曾為中共壽政慶中心縣委所在地,紅色革命歷史文化悠久。
風景秀麗的新康村 王丹丹/攝
漫步村中,白墻黑瓦,小橋流水,自有一片靜謐與安詳。那高低起伏的片片綠意,一批又一批的來訪游客,為鄉村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新康村典興雜貨店就在村主干道上,每天這條路上來了多少游客,店主李典興一清二楚。“新康村趕上好時候了,特別是這兩年來了優秀的駐村第一書記,村里的人氣一年到頭都旺,我的小店也沾了光,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說起新康的變化,淳樸的李典興不由得搓了搓大手,眼里放出興奮的光芒。
便利“直通車”
在李典興的記憶里,以前出門全靠兩條腿,從新康到澄源鄉沒花上半天時間是不成的,直到改革開放通了車,走出村門的夢想照見了現實,村里的老人都說,“你們這些孩子啊,趕上好時代了。”
李典興也嘗試走出去,但家里總有太多牽絆,所以他也和老一輩一樣在土里刨食,以種田、種菜為生。不一樣的是,他一直在嘗試著讓生活有更多變化。2007年,李典興租下村口的店面,開起雜貨店,主營食鹽、糖、酒等。他說他看重的是店面的位置好,肯定有人氣,況且出門容易,進貨方便。
2009年左右,李典興辦理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成為一名卷煙零售客戶。為了讓村民買東西更加便利,他總是細心地記錄下各家各戶的需求、提前置辦好貨物,從不讓村民空手而歸。
向“信息驛站”要生意
在經營過程中,李典興特別看重的是店里的人氣,“不怕生意小,就怕客人少”。
要吸引人氣,首先就要讓大家喜歡來小店坐坐。為此,李典興愿意花時間,把店鋪整理得利利索索,也愿意歡歡喜喜地陪大家聊天。
久而久之,小店就成了村里最熱鬧的所在。同時,李典興根據村民的談資,了解村民所需,也因此得了不少生意。
“紅色新康”,帶來新機遇
“小紅軍卡通IP”賦能農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 王丹丹/攝
近年來,在澄源鄉新康村黨支部省派第一書記王凡的帶領下,新康村打造以中共壽政慶中心縣委革命事跡陳列館、新康村鄉村振興展示館(內含廖俊波先進事跡展示區)、政和白茶非遺傳習所為集群的新康紅色研學基地,擦亮新康“紅色名片”,助力鄉村振興。
經過融合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得到了新的發展。對于李典興來說,這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期。他不斷調整貨品種類,以更好地滿足村民的需求。
眼看小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李典興始終保持誠信經營,讓“朋友圈越來越大”;他還通過這些顧客,把新康的茶葉、錐栗、土豆等土特產銷售出去,以自己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守著小店,李典興的日子更加充實 羅儒春/供圖
“我們新康村,現在已經是紅色文化IP‘新’村落,‘小紅軍卡通IP’不僅沉浸入村域內的文旅標識中,也貫穿于新康的特色產業,旅游和學習都不耽誤,特別好。”李典興說,游客多了,產業發展了,“薪火相傳 ?富美新康”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