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伴隨“我想有個家”的歌聲,郎守樹的同心超市在壽光市洛城街道林家村開業了。一路走來,篳路藍縷,這個70平方米的小店在變化莫測的經濟浪潮中站住了腳跟,而且不斷煥發新的光彩。與很多老年店主墨守成規的經營觀念不同,郎守樹不斷打造經營亮點,形成店鋪特色,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改頭換面迎新生
釘在墻上的鐵皮貨架銹跡斑斑,商品雜亂無章的散落滿地,顧客來買生活用品,需要翻箱倒柜尋找,稍有不慎整層商品都會掉落,收銀臺上的雜物堆積成山,模糊不清的玻璃上布滿裂痕,負責加固的膠帶上塵土遍布。這是同心超市改造前的真實寫照。
“我的店鋪離集市很近,村民驛站和休閑廣場也在附近,人流量一直挺大,但是生意卻總是不溫不火,‘臟亂差’的環境讓很多村民不愿意來我的店里消費。”一直想改造門店的郎守樹,苦于沒有合適的機會和想法,他就將希望寄托在客戶經理身上。
經過多次上門走訪,客戶經理建議郎守樹先從店面形象改造升級入手,通過設計店鋪的“形象名片”,提升小店的“粉絲流量”。郎守樹聽后豁然開朗,門店終端升級計劃從紙上“搬入”現實。
環境考察、測繪丈量、粉刷鋪磚、貨架安裝、商品陳列……郎守樹忙得腳不沾地,大到門頭做多高,小到電線怎么走,都逐一核對,逐項確認。為了降低裝修成本,郎守樹多次到建材市場尋找最適合的裝修材料,并監督裝修人員嚴格按照圖紙施工。郎守樹根據鄉村生活的消費特點,對店鋪進行分區,劃分出酒水區、糧油區、日用品區,保留了零食速食、散裝食品等功能區域。同時根據商品布局,精準設計購物動線,拓展顧客購物品類。原本破敗的農村食雜小店,搖身一變成了像城里一樣的便利店。
“柜臺和貨架都是嶄新的,高度也非常合適,老人和孩子幫忙看店也能輕松拿取貨品,隔出來的生活區方便我做飯和休息,鄉里鄉親的都說我的店‘脫胎換骨’了,進門的人多了,生意自然也好了!”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在郎守樹心中油然而生。
客戶經理與郞守樹一起規劃店鋪布局
在客戶經理的幫助下,郎守樹打造了“村味美”特色農產區,生鮮蔬菜放置在店鋪的中心黃金區,配套設置寬敞貨架和“助農菜籃子”品牌LOGO。結合以往的銷售經驗,郎守樹引入了蝦油蘿卜、螞蚱醬、果蔬脆等土特產,讓農網終端成為農產品的展示陣地和銷售基地,既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求,也幫助當地村民的特色農品拓展銷路。
智慧經營變紅利
在終端硬件升級改造后,客戶經理邀請郎守樹參加農網終端升級培訓班,指導郎守樹引入了店鋪管理系統,及時分析經營數據,合理調整在銷商品結構,將店鋪打造成全商品掃碼、全方式支付、全渠道訂貨、全店鋪管理的“四全”數字化門店。
“起初我對這個系統沒有興趣,感覺掃碼收銀指不定耽誤多少功夫。但是客戶經理給我的全店鋪管理系統操作視頻讓我打消了顧慮。”想到硬件升級帶來的實惠和便利,郎守樹決定再試一試。這一用,他便發現自己再也離不開這個系統了。“曾經的計算器被掃碼收銀取代了,多商品收款系統自動合計金額,顧客另有需要的時候還能掛單,不耽誤下一位顧客結賬。”
為了鞏固穩定客源,吸引更多的新客戶,郎守樹通過店鋪管理系統完善顧客會員信息,在每月固定的會員日推出積分換購活動。在積累了一定程度的客源數據后,他進一步分析客戶需求偏好,建立完善的顧客信息檔案,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到貨提示、優惠折扣推送等貼心服務。
在客戶經理的建議下,郎守樹開通了花唄支付和刷臉付款功能,讓顧客享受到“無卡無手機”消費的先進購物體驗。與此同時,他每天在朋友圈發布店鋪商品推介信息,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樸實鮮明的圖片“俘獲”了眾多顧客的忠心,顧客可以通過線上小程序參與社群團購和訂購商品“送貨到家”服務,這一做法切實打通了農村生活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時光飛逝,同心超市度過了三十多年的經營歲月,但是店老心不老,郎守樹相信,只有提供舒適的環境、周到的服務及豐富的商品,才能獲得更多顧客的青睞,這也是老店“發新芽”的前進方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