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二十余年卷煙零售經驗的經營者,我與多數同行一樣,目睹著自2005年以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迅猛發展。當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工廠、商場、養老院、加油站、銀行乃至街頭巷尾時,既驚嘆于科技變革之迅猛,又隱約預見到它們可能出現在煙草零售柜臺的場景——不知疲倦地接待顧客,成為經營者的高效助手。試想,若店鋪里能有一位人形機器人吸引顧客體驗新穎服務,既減輕工作負擔,又能騰出更多自由時間,何嘗不是科技賦能零售的生動實踐?
然而理性審視現狀,疑慮仍存。正如早年部分城市試水的無人售貨店,機器人全面接管零售經營仍需時日。在與同行交流時,大家普遍反映:“用機器人成本太高!不如自己經營或雇傭店員省心省錢?!闭\然,機器人初期購置費用不菲,后續維護、程序升級、故障維修等持續投入更不可小覷。尤其對于電子智能設備,程序輸入、系統操控等技能門檻,需要專業團隊支持。若像春晚小品里演的那樣,指令錯誤導致程序紊亂,不僅影響顧客體驗,更可能造成經營損失。畢竟,零售場景需要隨時響應顧客的多樣化需求,而人機協同的靈活度尚待提升。
當然,特定場景下的機器人應用已展現獨特價值。在倉儲管理環節,機器人可精準盤點庫存、監控溫濕度,兼具防火防盜預警功能,堪稱智慧倉儲的得力助手。但就目前而言,機器人尚未成為零售經營的剛性需求,傳統經營智慧仍具生命力。
面對科技浪潮,我們既要保持開放心態,又要理性規劃。新零售時代呼喚經營者與時俱進,但盲目追逐技術概念并不可取。與其擔憂被機器人取代,不如思考如何讓科技工具賦能傳統業態:通過智能系統優化供應鏈管理,運用數據分析精準把握消費趨勢,在人機協作中提升服務效能。畢竟,零售的本質始終是滿足人的需求,而科技的溫度,正體現在如何讓服務更具人性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