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邵陽市邵東市團山鎮,有一家并不起眼的小超市,門臉樸素,店內不過百余平方米,卻在當地群眾心中分量不輕。群利超市,作為邵陽市邵東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湘村636”加盟終端門店,不僅服務鄉鄰,更主動走出“柜臺”,走進鄉村、走進田間、走進群眾心里,成為推動鄉村振興、踐行公益服務的一個生動縮影。
多年來,這家小店用真誠和實干,把一份普通的零售工作做出了溫度,也做出了格局。從超市零售服務走向社會責任,從日常經營延伸到助農幫困,群利超市用“小店”撬動“大公益”,書寫了一段屬于農村小店的溫暖故事。
一塊“助農專區”,承載村民致富夢
(助農服務現場)
“我們村自己磨的紅薯粉、農家米粉,在這家店里賣得最好!”說起群利超市,附近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走進店內,一塊顯眼的“助農專區”格外搶眼,來自周邊村莊的本地農產品擺放整齊,價格實惠,品質純正。
近年來,群利超市主動扛起助農責任,積極響應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召,充分利用店鋪渠道和自身口碑,為農民搭建起一個穩定、便捷的銷售平臺。他們不僅在店內設置助農專柜,還多次組織“直播進鄉村”活動,將紅薯粉、干辣椒、土雞蛋、臘味等“山貨”通過直播間推介到千家萬戶。
“以前我們只會自己種,想賣也不知道怎么賣。現在有了群利超市幫忙,不出村就有人來收貨、推銷,我們種得更有勁頭了。”一位來自團山鎮周邊村的農戶感慨道。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群利超市逐漸打通了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了“農民種得出、群利賣得掉、百姓買得值”的良性循環。這不僅是經營思維的轉變,更是小店角色的升華。
一份牛奶的溫度,傳遞公益的厚度
(店主禹群明為村民免費贈送牛奶)
“今天幾位老人都來了,等一下,我一個一個送上門。”每逢節假日或氣溫驟變的時節,群利超市常會組織慰問活動,為轄區內60歲以上老人、孤寡、重病或困難家庭送去牛奶和生活用品。這項看似微小的善舉,群利超市堅持了很多年,從未間斷。
他們為老人量身定制了“關愛清單”:牛奶、八寶粥、電熱毯、口罩、風油精……哪怕只是幾件小物品,卻裝著滿滿的溫情。在不大的超市門前,經常能看到志愿者們忙碌發放物資、攙扶老人、噓寒問暖的身影。
“我自己小時候吃過苦,現在有能力就想幫一點。雖然賺得不多,但只要有余力,就不該讓老人們覺得‘被遺忘’。”超市負責人的一句樸實話語,道出了“小店大愛”的公益初心。
不僅如此,群利超市還經常聯動周邊志愿組織,共同開展“暖冬慰問”“助學幫扶”“反詐宣傳進鄉村”等公益活動,為基層群眾筑起了一道道溫暖屏障。
“小終端”也能釋放“大能量”
作為“湘村636”加盟終端的一員,群利超市始終堅持“服務為先、責任在肩”的理念,在做好卷煙經營和顧客服務的同時,探索出一條多元融合、公益帶動的新型發展路徑。
“湘村636”加盟終端,過去更多被視為農村便利超市的銷售點,而如今,像群利超市這樣的門店,正在逐步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基層服務節點、服務“三農”的橋頭堡、社會公益的行動平臺。
經過煙草公司的業務指導,群利超市在提升店鋪運營的規范化管理水平的同時,還不斷拓寬服務外延——提供便民服務、傳播法治宣傳、助力鄉村教育、參與基層治理,形成了經營與服務并重的發展模式。
尤其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湘村636”加盟終端的“微單元”角色變得尤為重要。他們貼近群眾、響應迅速,是觀察民情的窗口、服務群眾的觸角,也是品牌溫度的傳遞者和踐行者。
從“柜臺之內”到“群眾之間”的升華
群利超市的故事,不是偶然,也不是特例。它也展現出終端建設過程中,通過不斷激發零售主體內生動力,引導零售戶參與社會公益的探索成果。
小店鋪也有大能量。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中,一家又一家的“湘村636”加盟終端正不斷推動從“交易場”向“服務場”轉變,而群利超市,正是這個轉型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它走出了柜臺、走進了鄉村、走入了人心。做精“助農直播”,做實“愛心行動”,做強“便民服務”,讓一個“小店”真正成為“群眾的身邊人、客戶的貼心人、社會的熱心人”。那是生活的真實圖景,也是振興的堅定足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