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電子煙在大眾生活中“露臉”的次數愈發增多。多家數據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短短數年間中國電子煙用戶規模就已超千萬,那么中國電子煙用戶從哪來?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發表的最新論文則能很好的回答這一問題:中國成人電子煙用戶主要為傳統煙煙民,非煙民極少用電子煙。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論文《中國成年人電子煙使用情況:2015-2016年及2018-2019年多次橫向調查結果》)
據悉,中國疾控中心的本次研究共調查近40萬成年人,是首次從國家層面報告中國電子煙的使用現況和變化趨勢。作者注意到,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脈耕均在論文作者之列。
論文指出,近年的中國電子煙用戶主要為男性和煙民,煙癮大、想戒煙、了解吸煙危害的人選擇電子煙幾率更高。
“中國對電子煙的監管將影響1690萬人的身體健康。針對特定人口量身定制政策和公共教育戰略,才是公共衛生界和決策者的當務之急?!弊髡咴谡撐闹袕娬{。
中國電子煙用戶96.2%是煙民
中國是電子煙的主要生產地,在全球電子煙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新京報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共有218個國家和地區從中國購買電子煙,中國電子煙出口總額為768.85億元。
高速發展的電子煙行業讓電子煙與普通大眾距離更近,國家也在積極規范電子煙行業,促進電子煙行業有序發展。2019年,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禁止電子煙在電商平臺售賣,監管跨出了第一步。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中國慢性病和營養監測2015-2016年(189306人)和2018-2019年(184475人)的調查數據,共包含近40萬成年人,樣本量龐大且具有全國代表性。研究結果表明,2015-2019年,中國成人電子煙使用率從1.3%升至1.6%,男性用戶占比約97%。
煙民在電子煙用戶中占比極高,且電子煙新增用戶中煙民的占比也不斷上升。2015-2016年,煙民在中國電子煙用戶中占比約93%;2018-2019年,煙民占比約96.2%,即非煙民占比不足4%。作者用加權流行值進行了估算,得出2018-2019年中國成年電子煙用戶約有1690萬人,其中有1620萬都是煙民。
“非煙民極少使用電子煙。”論文作者強調道。該結論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消,大眾對電子煙會成為非煙民的“第一口煙”的憂慮。
據悉,為交叉驗證這一結論,研究團隊還曾對全國373781名受訪者進行過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37萬余名受訪者中,非煙民轉為電子煙用戶的人數僅有83名。
收入高的煙民更可能用電子煙
據《國際煙草控制政策評估項目(ITC項目)中國調查報告》,2009年-2014年,聽說過電子煙的煙民比例已經從29%增加到60%,主動了解電子煙、改用電子煙的煙民持續增加。中國疾控中心本次研究數據恰好源自2015-2019年,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煙民的心理狀態:在了解電子煙后,越來越多的煙民選擇用電子煙替代傳統香煙。
此篇論文中除分析中國電子煙用戶的基礎比例特征外,在性別、年齡、地區(城市或農村)、收入等維度對中國電子煙用戶的使用模式進行了詳細評估,這其中有多個研究維度數據顯示:老煙民對電子煙的接受程度更高。
作者在論文中指出,電子煙對想戒煙的煙民、每天頻繁吸煙的煙民,尤其是每天抽煙超過20支的煙民有更高的吸引力,這表明至少這一部分煙民,認為電子煙能夠替代香煙且具有戒煙作用,他們希望通過改用電子煙來獲得改變。
此外,與瑞典和美國的調查結果相反,受過高等教育或收入最高的中國煙民更可能用電子煙。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對電子煙有一個更系統的認知,所以他們反而更容易接受電子煙。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了解吸煙的危害后,非煙民更愿意使用電子煙?!弊髡咴谡撐闹幸惭a充了相關話語。
2019年這次監管風波,的確讓電子煙行業經歷了一場寒冬,行業到2020年年中時超9成中小電子煙玩家(包含山寨和假冒偽劣小作坊)被淘汰出局。電子煙行業這次刮骨療傷,反而讓剩下電子品牌們“剩者為王”。
當前,電子煙行業雖然已經初步得到規范,并且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接觸電子煙,這對于行業來說是一次機遇;但電子煙未來將如何發展,還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探索。因此作者還呼吁“公共衛生界關注電子煙對健康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對不同人群制定差異化的政策和公眾教育策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