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老煙民都發現了,最近市面上10元以下的低價煙越來越少了,這種情況對廣大的煙民來說可不是個好兆頭。雖說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戒了又是另一回事。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早在3000多年前的南美洲,人類就已經開始種植煙草了。真正傳入我國是在明萬歷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年的時間了。歷代的統治者也曾有過多次的禁煙行動,但卻始終不能徹底斷絕。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演變,如今社會上已經有了所謂的煙酒不分家的說法。吸煙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嗜好了,它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累啦乏啦壓力大啦抽根煙,親戚朋友聚會遞根煙,請客吃飯散根煙,凡此種種表明,煙已經成為人際交往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在有差不多3.5億煙民,約占全世界煙民總數的27%,煙草種植面積、收購量和消費量是世界第一。
種種數據表明,在我國想要單純的通過減少低價煙的市場投放量,提高煙價來減少煙民數量并非良策。吸煙成癮后想戒了不容易。與此同時,不說全面禁煙對國家的稅收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單單對煙農和煙廠的經濟收入帶來的沖擊就不是一件小事,甚至不少人因此而沒有了經濟來源。
國家之所以想要減少煙民數量,無非就是因為吸煙有害健康,那么能不能用科技手段來減少甚至去除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呢?單純以提高煙價來控制不定有多大的效果,只有從源頭上逐步逐步減少煙草的種植,以及卷煙廠的生產規模和數量,兼顧好煙農和煙廠的經濟收入,同時用科技手段減少煙草中的有害成分,加大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力度,多管齊下,才能在平衡好多方權益的情況下,穩減少煙民數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