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煙之后,一種新型的“煙草”——茶煙日益火爆。但茶煙到底算食品還是煙草,能否通過互聯網銷售,是否存在未成年人接觸的風險,該由哪個部門監管,一系列問題卻沒有答案,導致管理上的難題。(據2月22日新華網官微)
(榜名煙的部分茶煙? ?上海市廣告監測中心供圖)
所謂茶煙,就是把茶葉當作煙草來抽。一些“茶煙”產品號稱添加有茶葉、菊花、玫瑰、蜂蜜、薄荷等物,有傳統香煙的口感,卻不含尼古丁,具有“替煙”“戒煙”等功效。因此以“健康煙”自居,價格便宜的一包三五元,貴的要五六十元。
茶煙雖然沒有尼古丁,不少產品卻含有焦油。前不久,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下屬的上海市廣告監測中心關注了茶煙的問題,發現部分產品焦油含量比傳統煙草還高,其“健康”噱頭不攻自破。“從廣告法的角度已涉嫌虛假誤導消費者?!?/p>
茶煙的出現已有時日,多年前就有商家推出一款“普洱茶煙”,既可撕開包裝紙采用傳統沖泡方式飲用,又可直接點火燃吸,引發各方爭議。業內人士對此質疑,這是把“香花”變成“毒草”的無益之舉?!鞍逊菬煯a品制成香煙形式,它的文化符號是在引導、鼓勵人們吸煙,尤其是一些青少年”。事實上,2014年就有媒體報道過,西安一名16歲高中生躲廁所抽茶煙,引發家長擔憂。如今,茶煙在一些銷量高的網店,一個月可以賣出1萬多份。
專家說,再健康的東西點燃后吸入肺部,其煙霧顆粒都會危害健康。但茶煙到現在仍處監管空白地帶,在我國既非食品,也非煙草制品,其生產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進行規范,卻以“無害、健康”作為賣點來吸引消費者。不得不說,這反映監管滯后的尷尬現實。
春節前走紅的“冷煙花”也是如此,很長時間里也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以“不傷人”“仿真煙花”作噱頭,打擦邊球沖破“禁放”規定,吸引消費者購買。冷光煙花再遮人耳目,仍屬于易燃易爆危險品,燃燒時溫度可以達到700多度,容易引燃可燃物并引發火災。為此,應急管理部明確其作為煙花爆竹的屬性,要求強力監管、整治,特別是對網上非法銷售冷光煙花要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切實消除監管盲區,以堵住公共安全的潛在漏洞。
同理,茶煙也不能任其以茶之名逍遙,是茶是煙,得有個明確的說法。有規矩之后,才能規范其生產與銷售,既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是保護生產者的利益,避免魚龍混雜的情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