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表情包又成了眾人關注的事件,起因就是微信下線“抽煙”表情。
? ? ??2月28日,騰訊公司官方微博宣布,最近……戒煙了——代表“酷”綠帽小黃人表情,從之前的吸著一根雪茄,變成了嘴角上揚,酷酷一笑,煙不見了。
?
盡管只是一個小小表情的云端更新,但卻要動用騰訊公司官微來宣布,自然不是小事兒,各大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其實,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聊天軟件和手機系統自帶的“表情包”成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聊天文字,正因如此,微信下線“抽煙”表情引發了網友熱議。
雖然說表情包的使用規范引發公眾討論,這在國外其實并非新鮮事。比如,蘇格蘭的紅發人群為了爭取平等代表權,呼吁多年才使得紅頭發人物形象即將進入蘋果手機自帶表情包。
2015年,蘇格蘭紅發人聯合會發起網上請愿,希望iPhone自帶的表情包中能加入紅發(Ginger hair)的形象。這份請愿很快收到了2萬份簽名支持。該協會主席卡勒姆表示,“紅發基因在全世界人口中只占1%左右,但在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人口比例中超過了10%。據我們所知,至少有138萬iPhone用戶帶有紅發基因。各種膚色、眼球顏色、以及黑發、白發、黃發的人群都有相應的表情包,而紅發人卻沒有,公平性何在?”2017年1月,“統一鍵盤標準”10.0版終于加入了紅發人物,意味著iPhone用戶有望在2018年用上紅發表情包。
對很多人來講只是娛樂談資的表情包,其實承載了很多公共議題。用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的話總結,“表情包極大地改變了千禧一代(1980-2000年間出生)的交流和溝通習慣,任何生意都不能輕視表情包的力量?!?/p>
然而,在控煙這件事上,一個小小的表情也要“禁煙”,是否有點“小題大做”之嫌?
其實“吸煙”這個表情存在已久,對年輕人來說,這個表情公認的意義是代指“酷”,“酷”源于英文單詞“cool”,本意為帥氣的、時髦。
但是控煙組織認為,吸煙表情包會誘導年輕人吸煙。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表示,2017年,北京控煙志愿者首次提出了微博、QQ、微信等主流社交軟件表情包的“抽煙”問題,一個大兵的樣子叼著個煙卷顯得特別酷,而這些軟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每次發送這樣的表情,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誘導青少年吸煙的傾向。此后,北京市控煙協會立刻同北京市網信辦溝通,并推動各個平臺下架吸煙的表情包。
2017年9月,新浪微博首先撤除吸煙表情。同年11月,騰訊QQ取消吸煙表情。此后,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平臺加入“無煙”行列。
2021年1月8日,微信iOS 8.0版上線,大兵終于不吸煙了。現在,安卓版也終于加入這一行列,徹底“戒煙”。
讓我們來看看普通網友怎么看待吸煙表情下架。
?
@網友1:虛頭巴腦的東西,有本事把卷煙廠關了;
@網友2:禁煙控煙最搞笑,有本事把煙草局充了唄?
@網友3:禁表情有何意義?
@網友4:你去建議中國煙草不比建議騰訊好使?
……
大部分普通網友都覺得此舉對禁煙的實際工作沒有影響。作為一名普通煙民,筆者甚至覺得略顯荒謬,煙癮上來了,該吸煙還是吸煙,只要注意不對他人產生影響、不在公共場合吸煙,吸煙就是我的正當權利。吸煙作為一項消費權利,容不得被剝奪,打壓,但愈演愈烈的反煙行為,使得煙民如驚弓之鳥,在畸形和變異的控煙行為下,大庭廣眾之下吸煙似乎與吸毒同罪。
如今,當消費權利遭遇控煙權力后,消費權利也就退避三舍了,理屈詞窮。
問題的關鍵難道不在于吸煙“是否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呢?如果吸煙行為對他人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對社會造成了利益損失,例如二手煙霧對被動吸煙者造成的健康傷害,那么政府可以從公共利益出發制定道德規范管制吸煙行為。反之的話,煙民的權利是不是也需要尊重呢?比如多建幾個吸煙室,多生產一些低焦低害的好煙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