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曬最新控煙“成績單” 室外區域二手煙暴露嚴重
定點吸煙或成控煙新趨勢
記者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日前深圳市控煙辦發布《2019-2020年度執行效果評估報告》,該報告由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牽頭完成,共調查了深圳市10個區19類共計1285個禁煙場所,涵蓋1405名場所管理者和3254名公眾。結果顯示,94.4%的被調查者支持無煙法律,創歷史新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間,67.8%的吸煙者吸煙量減少,2.3%的吸煙者戒煙,戒煙或減少吸煙原因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保護自身健康(36.2%)、戴口罩(28.7%)、居家隔離擔心家人吸二手煙(19.9%)。
據悉,《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自2014年3月1日起實施。
市民對酒吧、歌舞廳
控煙情況最不滿意
在對各類公共場所控煙滿意度上,醫療機構控煙滿意度最高,酒吧、歌舞廳則是市民最不滿意的場所。
上述報告顯示,控煙最理想的前三類場所依次是醫療機構(89.3%)、學校(88.1%)和政府部門(72.8%);最不理想的三類場所依次是酒吧/歌舞廳(76.5%)、網吧/游藝廳(73.3%)和休閑服務場所(50.9%)。
不過,總體來說,市民對深圳控煙的滿意度在提高。報告顯示,61.8%的受訪者認為場所吸煙情況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然而也有5.8%的受訪者認為場所吸煙情況有所增加。
建議規范吸煙點設置
遠離人行必經通道等
對于深圳的控煙情況,該報告指出,公交站臺和地鐵站入口是新增的室外禁煙區域,雖然禁煙標識張貼合格率在各類場所中最高,但38.9%的公交站臺和地鐵出入口存在違法吸煙現象,基本與控煙“重災區”網吧、酒吧、歌舞廳等相當。
對此,報告建議主管部門應加強巡查和專項執法,并在地面噴繪足夠明顯的禁煙標識和警示線,提高標識警示作用。
報告顯示,79.3%的公眾認為控煙條例實施以來,二手煙暴露明顯減少或有所減少。目前公眾二手煙暴露區域主要為非禁煙的室外區域、吸煙點、樓梯間和廁所,分別達到60.8%、51.9%、34.5%、25.1%。
針對非禁煙的室外區域、吸煙點等二手煙暴露高發等問題,報告建議主管部門和各場所應規范吸煙點設置,嚴格按照控煙條例的要求,規范吸煙點設置,遠離人行必經通道和人流密集區域,嚴禁在人行道和人流密集區域設立吸煙柱。另外,未來深圳也將推動修訂控煙條例,實現除吸煙點外,室外區域全面禁煙,盡可能降低二手煙的危害。
與此同時,針對樓梯間、廁所等較為隱蔽私密的控煙難點區域,報告建議安裝控煙監控設備,實現智能監控與預警。特別在廁所這樣的“重災區”,城管部門應把無煙環境建設作為“廁所革命”的重點內容,有條件的可安裝控煙智能監控系統加強管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