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34個世界無煙日,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根據幾天前發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顯示,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吸煙會引起肺癌等疾病,甚至會影響人的智力和記憶力。煙草每年使我國100多萬人失去生命,中國有超7億非吸煙人群暴露在二手煙的健康危害中。一個個冷峻的數字是“吸煙有害健康”的形象注釋。
我國是一個煙草生產、消費大國,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煙文化”,香煙售賣點隨處可見,煙民隊伍數量龐大,而學校周邊的煙攤、將香煙拆零售賣的煙酒商店,還有后來興起于網絡的“香煙外賣”,以及文筆婉約的香煙廣告等,都在環繞、誤導著孩子們,使其在好奇、刺激心理的驅使下開始模仿并逐漸習慣于吸煙。特別是近些年來,電子煙以漂亮的外形、誘人的口味,加上商家“無害、安全”的鼓吹以及一些網絡視頻的不良引導,“電子煙文化”在一些青少年群體中成為流行“時尚”,抽“人生第一支煙”的年齡有持續下降趨勢,青少年染上煙癮的風險系數不斷提高,控煙形勢整體復雜嚴峻。
尼古丁是高度成癮物質,95%以上的吸煙者會成癮。青少年發育尚未成熟,一旦開始抽煙很容易導致對煙草的高度依賴,必然會嚴重危害其身心健康。放眼世界,有效控煙、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幫助未成年人遠離煙草危害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電子煙問題第一次被寫入這個全國性的法律文本,同時,從煙草種類定義到煙草營銷行為,再到禁止吸煙場所,修訂后的未保法補上了過往對青少年控煙不力的法律短板,對未成年人進行了全方位的保護,被譽為“長出了鋒利的牙齒”,是中國控煙進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良法還需善施。要創造有利于青少年的無煙環境,關鍵在于法律落實到位。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世界無煙日只是青少年禁煙控煙工作的一個重要節點,革除深根固柢的“煙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面臨著形形色色的阻礙。規范煙草經營活動、清除吸煙危害、維護法律權威、保障未成年人利益仍然任重道遠,一刻也不能松懈。
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導建立健全禁煙法規,尤其要盡快推進制定電子煙相關管理條例和國家標準,全面加大控煙工作力度;嚴格落實新“未保法”及各項禁煙控煙條例,用明確的法律法規來約束或監管各種違規行為;強化執法力度,充分發揮法律的利劍作用,倒逼企業、商家守法經營,在鞏固前期控煙成果的基礎上向青少年禁煙工作縱深延伸。
此外,還要增強控煙禁煙宣傳引導工作,發動廣大群眾積極性,對商家、平臺隨意向青少年“兜售”香煙、發布煙草廣告等違規行為,一經發現便積極向有關方面舉報,身體力行地織密未成年人保護之網。
老師們、家長們則要針對孩子的成長特點,采取多種方式,及時、有效地對孩子開展禁煙教育,讓孩子認清煙草本質,遠離煙草危害。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吸煙損害青少年健康,就是在損害健康中國的未來。各方應壓實責任,緊密協作,共同營造無煙家庭、無煙校園、無煙社會環境,助孩子遠離煙草危害,全方位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