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危害眾所周知,“控煙”早就是一項全球范圍內的社會行動。
中國慈善聯合會7月19日在京召開社會組織參與控煙行動座談會,并與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等社會組織共同發起參與控煙行動倡議——一場社會組織參與的控煙行動拉開大幕。
參會代表集體宣傳控煙倡議書
在公益項目中落實無煙政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煙草受害國。最新數據表明,中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煙草引發疾病、失去生命。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福清表示,控煙和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社會組織、慈善機構應通過行動和倡議,在社區、企業、學校普及控煙知識和方法,讓更多人意識到煙草會對健康帶來巨大危害,一起營造一個更好的控煙環境。
中國慈善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劉佑平則認為,煙草與慈善在本質上是沖突的,他建議具有公益屬性的慈善組織應該響應“健康中國”的要求,積極參與控煙行動,同時主動拒絕煙草捐贈,維護慈善行業聲譽。
事實上,一些社會組織已經在控煙行動中先行一步。如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從2008年創立時起,就明確不接受煙草企業和重污染企業的廣告。為了向支教志愿者和孩子們倡導無煙政策,姚基金在支教志愿者指導手冊、標準化賽事手冊等文件中都明確了無煙的要求,在所有比賽現場都制作張貼了控煙海報,打造無煙賽事。
姚基金秘書長葉大偉稱,在公益項目中落實無煙政策,需旗幟鮮明地反對煙草的捐贈,要從服務對象、核心利益相關方著手尋找參與切口。
與各方形成合力
2019年,控煙行動被納入健康中國15個專項行動中。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研究員楊焱在座談會上介紹了健康中國控煙行動的最新進展——
立法方面,目前共有196部涉及控煙的地方法律法規,“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增至11.33%;無煙環境建設方面,截至2021年5月31日,全國省級及以上無煙黨政機關建成比例達78.9%;戒煙網絡建設方面,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支持各省建立共計500余家戒煙門診。
作為全社會控煙行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組織當與各方形成合力。與會嘉賓圍繞“社會組織在控煙工作中的作用及推進慈善法修訂納入控煙內容”進行了研討。
專家建議,在慈善法修訂時應規定“任何慈善組織不得接受煙草行業組織的捐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以慈善名義接受煙草制品生產者、銷售者、煙草行業組織的捐贈、贊助和贈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贈宣傳煙草制品。
同時,控煙行動作為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屬于慈善法所明確規定的慈善活動,慈善組織應在日常加強控煙宣傳,還可通過成立專項基金等方式為控煙社會組織提供更多支持。
發起控煙行動倡議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2030年要實現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的目標。但目前,中國煙草的生產和銷售的量并沒有減少,調查顯示吸煙者的戒煙意愿不增反降。
在這一背景之下,加大控煙行動力度刻不容緩。
為呼吁更多社會組織加入控煙行列,中國慈善聯合會、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癌癥基金會等社會組織共同發起了《社會組織參與控煙行動倡議書》,呼吁中國社會組織提高控煙意識,宣傳控煙理念,引導和帶動全社會共同抵制煙草危害。
倡議書提出,社會組織應帶頭宣傳和遵守《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主動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控煙專項行動,自覺抵制煙草捐贈;在本機構創建無煙工作環境,在開展各類活動時貫徹實施“無煙化”管理;關心和愛護未成年人,宣傳和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讓其遠離煙草危害;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支持身邊吸煙人士戒煙,并提供幫助。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為保障人民健康、建設無煙環境而努力!”這份來自社會組織的倡議,也是發給每一個關注社會環境、抵制煙草危害的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