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或者不吸煙,都是一種成年人對于自己生活方式和習慣的合理正當選擇而已。沒有高下、優劣和錯對的意味。不過,在“社會性死亡”這個詞語出現之后,好像煙民就應該成為這樣的代表和樣板。這種觀點絕對要不得。
何謂“社會性死亡”, 百度詞條解釋,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面前出丑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鉆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 這個詞用為針對煙民,明顯是太不合適的。
煙民在不打擾他人的情況下選擇吸煙,既沒有傷害別人,也沒有傷害到其他群體的感情和心理,往大了說,法律法條保護煙民這個群體的正當合理訴求和吸煙選擇權利。這就是基本的人權吧。往小了說,你掏自己的腰包,不在有頂子的公眾場合吸煙,遵守吸煙的道德約束,吸一根煙,順順心情,緩一緩神,既是風景,也是自由,是該有的權利。
不吸煙,也是你的權利和選擇。別人吸煙不去影響你,你也不去打擾人家,大家相安無事,這才是一個和諧社會的樣子啊。我們都不妨礙自己自由的發揮,也不妨礙別人發揮自由的權利,各得其愛,各得其所,自得其樂,這就好。
只要規規矩矩、守法遵章,你就放心的冒冒煙氣,把自己的心神穩一穩。叫什么出丑呢?為什么要人家“社會性死亡”?
社會性死亡,本就不適用于煙民。吸煙不是出丑!很多人選擇吸煙,就說明吸煙是有比較廣泛的社會基礎的。只要人家文明吸煙,不影響和妨礙別人的正常生活,就是好人。那些動輒就要套用一種思維方式、理論觀念或者打壓擠壓的方式,妄稱讓煙民“社會性死亡”的人、觀點或者出格言論,才是不正確的,才是真的出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