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在即,未成年人保護的話題再次被提上議程。首先是“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切實為保護未成年學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讓國人無不為之振奮與欣慰。
在當下的中國,每個人都在為孩子的未來焦慮成疾,沒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在不利的環境中成長,也沒有人愿意孩子被肆意“摧殘”,有人為此付出金錢、時間和自己的事業,也要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是效果都不如一紙公文。可以說,即便個人的能力再大,再全心全意圍繞孩子轉,也不能阻止惡劣環境帶來的后果。
姑且不說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的毒害,就是學校周邊那些常常游蕩的“不良少年”們,都是一種誘惑和腐蝕。家長們想出不少辦法來應付,總是大多不如意。
相較于煙草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國家出臺了“守護成長”的保護政策,自《保護未成年人面授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方案》(國煙專〔2021〕89號)實施以來,各地紛紛行動起來,產生了威懾的力量,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效果。縱觀原因,主要是本次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是:明確規范校園周圍距離標準及測量標準、清理校園周圍存量售煙網點、落實警示標志設置和身份證件核驗規定、切實加強煙草市場日常監管、依法查處向未成年人售煙違法行為、全面從嚴監管電子煙經營行為、持續加強互聯網渠道管控、引導電子煙實體店合法規范經營。
這八個內容的任務,是體現煙草人確確實實在為未成年人“守護成長”,明確的任務由強大的執行力作為支撐。近期以來,各地紛紛落實響應。如:
云南玉溪市各縣(市、區)煙草專賣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衛健委、文化和旅游、公安等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成立“守護成長”專項行動清理整治檢查組,以“綠滇2021”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為契機,深入推進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集中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實效。
安徽省亳州市煙草專賣局開通“線上+線上”公益普法課堂,通過“現場講授+座談會方式向公眾闡釋《煙草專賣法》及《未成年人保護法》,多次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走進卷煙零售店鋪,發放宣傳名片、懸掛橫幅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宣傳電子煙的危害性,提升未成年人對電子煙危害的知曉率,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贛州市煙草專賣局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并主動對接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溝通和協作。雙方建立聯合約談、聯合治理工作機制,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共同分析研判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定期研判轄區內電子煙生產經營數據,多維度聯動協調,形成監管合力,鋪開了一張全覆蓋、立體化的監管網。
福建省煙草專賣局從法理和實操兩個方面做好“守護成長”專項行動,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要做到宣傳全覆蓋,進一步加大典型案例宣傳力度;二要加強校園周邊監管,整頓規范校園周邊卷煙市場;三要加強對向未成年人售煙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多出精品案例;四要把握好執法尺度,防范好法律風險。
浙江省縉云縣局積極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深入開展“守護成長”專項行動,通過資料發放、上門宣傳、社交媒介宣傳等多種形式,做好煙草專賣法律法規和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普法宣傳。對電子煙經營商戶,專賣人員耐心做好政策答疑解難的同時,落實警示標志設置和身份證件核驗規定,在柜臺醒目處張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及電子煙”的警示標志。并且組織了普法志愿者進校園的活動,進一步向未成年人普及相關的涉煙知識。
在本次行動中,各地也交出了一份份讓人足以正視的成績:
7月30日,濮陽市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罰單,打響了依法規范電子煙的“第一槍”。
8月10日,蘇州吳江區煙草專賣局開出蘇州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電子煙)罰單。
8月10日,杭州市蕭山區煙草專賣局開出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罰單。
8月14日,廣東省河源市煙草專賣局開出全省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罰單。
8月中旬,麗水市開出的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罰單。
8月中旬,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煙草專賣局開出首張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罰單。
8月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煙草專賣局開出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罰單。
8月21日,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煙草專賣局開出首張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罰單。
一張紙罰單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給當地違法份子以警示作用,讓其自覺走進制度的籠子里,自覺接受人們的監督。
孩子沒有辨別力,對于煙草天生具有好奇與被吸引。那些會用煙草來裝酷的孩子,其實抽煙根本原因就是失去了愛與關懷。除了借助政策上的“隔絕”煙草,家庭父母更是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愛與關懷,讓孩子走出孤獨與寂寞,讓煙草自動消失在孩子身邊。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無論是國家層面的人口出生,到上學階段的保護,都在為了祖國的花朵而持續努力營造一個適合成長的環境。煙草的責任更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對于“守護成長”這個話題,可能是永遠的行動,而不是一次的專項整治,過后就會卷土重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