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那年,機關辦公室剛剛宣布了禁煙制度規定,凡工作期間在辦公室內吸煙者,抓住一次罰款500元,用于宴請那些不吸煙,被動吸“二手煙”的同事們及戒煙領導小組的監督檢查工作人員。看到這條規定,我就覺得渾身充滿了斗志——香煙如女人,冒著損失500元的危險抽一支煙的刺激,不亞于在媳婦的虎視眈眈下以買煙為借口去和情人幽會(就一比方,本人無此類生活經驗)。諸同事苦口婆心勸我這個癮君子趁此機緣還是戒了煙罷,吸煙于己于人有害無利。我頗不以為然,戒煙之于我,猶如不讓奧巴馬與泰國女總統真情流露,不讓尼姑庵里種黃瓜——實屬慘絕人寰、踐踏人性的勾當。
實事求是地說,我算不上老煙鬼,對香煙的依賴并不算厲害。但世界紛紛擾擾,俗話說“勸賭不勸嫖”,我亦加上一句“勸賭博不勸戒煙”!
到底源自何時開始迷戀香煙,我想了又想了無頭緒。是小時候那個秋日的午后,斑駁的陽光照耀下父親手執煙卷站在田間地頭面對稀薄收成時的無奈?亦或校園里那幫還沒煙屁股高的小流氓口吐煙圈胡言亂語時的瀟灑?這些過往云煙里煙霧縈繞的場景,和著歲月的節拍輾過我那被香煙熏熟的胸膛,如同鬼魂一般,伴隨著我的一生,乃至那個正兒八經抽煙的時刻卻被湮滅。此事說來詭異,卻也符合我之本色:記住的永遠浮皮潦草,忘卻的卻彌足珍貴。
基于這近乎柔軟的感受,我從未嘗試過戒煙。而且據我觀察,真正有煙癮者戒掉的不多。記得同事張科長曾一度戒煙,戒煙期間搞了一大堆巧克力、棒棒糖之流,三月后我再見他,發現他口袋里除了香煙,還有諸多零食——煙沒戒掉,又添了幾樣垃圾癖好,讓人痛心不已。不抽煙的人說起抽煙的危害,不外乎糟蹋自己的身體、有礙周邊親友的健康,如此而已。此兩條理由貌似當頭一棒般有力度,細究卻全無道理。我試舉例說明,都是個人想法,不一定對。也是這位張科,在戒煙規定發布后被抓住兩次,損失了1000元錢,請大家吃了兩頓火鍋之后,發誓堅決戒煙,并做了電子煙的銷售代理,逢人便說吸煙的害處,言必稱吸電子煙吧,慢慢的把煙就戒了。我聽他如此說,一笑了之。果不其然,過了不久,又看到他吸起了香煙,并說這香煙就是比電子煙好哇。
?辦公室禁煙開展第十日,我正吞云吐霧被抓個正著。戒煙組的女監督員苦口婆心地對我細數抽煙對健康的的蠶食——我終覺好笑——我自己的身體,本就是我的消費品。你把身體當做資本,用它來生產財富、權利和榮耀,我把身體當做商品,用單純的消費來換取快樂、自在和滿足。你鐘情你的精打細算,我中意我的盡情揮霍。所謂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用孔子的話說,這叫幾所欲,你善來個哉。但是不管我怎么說,還是乖乖的掏出了五張毛爺爺了事,回家如何向老婆交賬,還得慢慢考慮辦法。
?林語堂是名副其實的大煙槍。“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即出自他口。其與人合辦《論語》雜志曾親擬《論語社同仁戒條》,第九條就是“不戒癖好,并不勸人戒煙”——這至少標明了林先生尊重人的態度。以危害別人健康為由勸人戒煙,可曾想過抽煙者的感受?當你對他說出抽二手煙比親自抽煙患癌癥的幾率高三倍,可曾想過抽煙者那本已傷痕累累脆弱不堪的小心臟?當你厲聲喝止那個吞云吐霧的家伙,可曾忍受得住那靜如古寺般的尷尬?換個角度,你可知抽煙者知你反感抽煙卻不制止時對你的尊重和感激?
所以我之淺見,在身體尚可、并且不十分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抽煙不但無傷大雅,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林語堂對妻子極為忠誠,因為他老婆容許他在床上抽煙。紀大煙袋如果沒有那支超大煙袋,如何寫得《閱微草堂筆記》?“士不吸煙飲酒,其人必無風味。”我們摒棄了優良的傳統古風,換來的卻是什么樣的社會?吃有地溝油,喝有塑化劑,睡有黑心棉,與抽煙比,哪個不厲害百倍?嗚呼哀哉,我每念及此,深覺戒煙與否,隨他而已。
其實我認為,你能不能戒煙,不在于你能不能認識到吸煙對健康的危害程度,也不在于規定制度的如何嚴厲,關鍵是看你本人的意志堅決與否,看你的定力和決心,只有自己有堅定的戒煙意志和決心,就一定能戒掉煙。否則,別無他方!一句話,戒煙靠自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