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世衛組織發布了第四次全球煙草趨勢報告稱在有效的控煙措施下,“抗擊煙草流行工作取得了偉大成就。”然而,這份報告因忽略減害產品(如電子煙)的效用,立刻遭到部分專家、學者的不滿與批評。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榮譽教授、全球減少煙草危害項目主任、公共衛生專家Gerry Stimson就公開發言稱,世衛組織正在扭曲信息,實則并不關心當前煙民的健康狀況。同時,世衛組織的控煙政策也從未考慮過低風險產品(如電子煙)的減害潛力,讓人十分痛心。
世衛組織發布第四次全球煙草趨勢報告
第四次全球煙草趨勢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13億煙民,而2015年是13.2億。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降至12.7億。然而在Gerry Stimson看來,煙民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這并不能作為控煙成功的證據。
“現在每年仍然有800萬人死于與吸煙相關的疾病,這份報告罔顧事實,揭露的反而是公共衛生組織失職的證據。”Gerry Stimson說,“我們現在有了更安全的尼古丁產品,如電子煙、加熱不燃燒產品等,理應更快地控制住吸煙。”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榮譽教授、全球減少煙草危害項目主任、公共衛生專家Gerry Stimson
事實上,減害是《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提出的控煙戰略中第三大支柱,與減少供需同樣重要。
全球減少煙草危害項目曾估算全球范圍內使用電子煙等減害產品的煙民數量為1億,與現有煙民數量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其實包括英國公共衛生部、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在內的多個權威機構都曾證實,卷煙用戶轉用電子煙可明顯減害,同時電子煙也能有效輔助煙民戒煙。然而,世衛組織卻對這些科學證據視而不見。
Gerry Stimson認為,正是因為世衛組織和其他控煙組織歪曲公共衛生信息,向外界傳播錯誤知識,才導致許多煙民不愿意使用這些產品戒煙。“這些機構似乎根本不關心當前煙民的健康狀況。”Gerry Stimson說。
發言最后,Gerry Stimson表示自己將督促世衛組織將減害戰略納入其控煙政策中,并且要通過減害戰略來彌補目前控煙政策的不足,在其中增加“鼓勵煙民改用更安全的尼古丁產品”和“提供關于更安全替代品的準確信息”等內容。
(原標題:全球減少煙草危害項目主任:世衛組織應正確看待電子煙,把減害戰略納入控煙政策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