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則關于吸煙的新聞引發社會關注。
一則是11月30日,一醉酒男子為抽煙竟用腳堵高鐵門,被制止卻猛踢車廂墻體。近日,該事件被曝光后沖上微博熱搜。
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30日,在行駛的高鐵車廂內,為抽完手中的香煙,一名醉酒男子竟然用腳阻止車門關閉。列車工作人員上前阻止,讓其把煙丟掉,但該男子不僅不聽勸,反而猛踢列車墻體示威,同時說道“我就是牛。”
衡陽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的乘警謝鵬翔對媒體表示,該男子身上酒氣濃郁、情緒激動,拒絕配合工作,嚴重影響了列車秩序。最終,該男子因擾亂列車秩序,被鐵路警方處行政拘留10日。
還有一則事件也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就是因在樓道吸煙,北京市民徐某被鄰居魏某用鐵棍打傷頭部,魏某犯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對此,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向市民發出一封冬季居民樓吸煙問題的公開信,提醒廣大吸煙者,居民樓的樓道內也是禁煙區域。
這兩則事件都很有代表性。
因樓道吸煙引發鄰里糾紛在全國各地都不少見。隨著這兩年疫情的不斷反復,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樓道吸煙引發的鄰里糾紛事件也有越來越激烈的趨勢,控煙執法的爭議環境已經從公交車、餐館、會議室、辦公室開始向居民樓的公共空間發生轉移。從“北京控煙一張圖”的舉報來看,居民樓的舉報從第九位上升到第四位。群眾早期對隨處吸煙的熟視無睹開始向不可容忍發生變化。
11月中旬,一向走在全國控煙前列的深圳,也在橫崗開展了一系列集中控煙執法檢查。檢查中發現,大多數場所切實履行控煙職責,建立了相應的禁止吸煙管理制度,但有部分場所仍存在有人員在禁煙區域吸煙的情形,特別是大廈寫字樓樓梯間是吸煙高發區。
高鐵吸煙現象也是屢禁不止的一個長期話題。如今,高鐵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工具,乘車旅客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在高鐵列車上“霸座”“鬧事”“吸煙”等事件也屢屢發生。
今年1月,在一趟北京西開往昆明南的G403次高鐵列車上,一男子在乘坐高鐵列車過程中大量飲酒,醉酒之后辱罵周圍旅客,毆打列車乘務員,最終被鐵路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五日;今年2月,在哈爾濱西站開往北京朝陽站的G916次高鐵列車上,一男子在衛生間內吸煙,被制止后還借酒鬧事。事后,該男子不僅因涉嫌妨害公務被警方刑事拘留,同時也因違反動車組列車上的禁煙管理規定,被列入鐵路失信人員名單,180天內限制乘坐高鐵。
這兩則事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充分暴露出目前控煙工作中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是文明吸煙理念,尤其是對“公共場所”的范圍界定還需加大力度再提倡再普及。
經過這么多年“吸煙有害健康”和關于“二手煙”甚至“三手煙”的知識科普,以及不在公共場所吸煙大力吸煙的倡導,無論是煙民還是非煙民,其實都基本已經了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危害,大多數吸煙者也基本能做到文明吸煙,但對于“樓道吸煙”等一些特別區域,因為存在理解誤區,所以在宣傳和知識普及方面做的不夠。
對“公共場所”的定義,不同城市的控煙管理條例有不同的界定。北京市控煙協會曾多次表示,樓道
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獨居民小區的樓道屬不屬于公共場所人們認識不清,還有一些特定場所的認定也存在爭議,比如寫字樓的辦公室、衛生間等等。因此,借助這次事件,應該好好普及一下控煙管理法規知識,對大部分老百姓不太清楚卻又與工作生活緊密聯系的相關規定進行一下整理和科普,該明確的明確,該強調的強調,避免類似悲劇重復上演。
二是為煙民提供文明吸煙場所方面的工作存在欠缺,文明吸煙設施建設的還不到位。
在很多控煙人士看來,文明吸煙設施就是控煙工作的攔路石,文明吸煙環境的建設就是煙草行業為鼓勵吸煙而開展的。所以,他們盡一切努力反對、阻礙甚至拆除這類設施。這是非常錯誤的。
其實,人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文明吸煙設施建設,不是對控煙工作的阻礙,而是控煙工作的一部分。
沒有相應的文明吸煙設施,不在公共場所吸煙這條規定就不會被完全的遵守到位,因吸煙所激發的社會矛盾就會一直存在。
因為有需求,所以被需要。
日本的控煙理念其實應該被我們學習和借鑒,此次東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也用事實再次證明了“分煙”理念的正確。
日本采取的“分煙”機制,充分尊重煙草消費者,為其保留一定的空間。簡單來講,就是把吸煙人群和不吸煙人群分開,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解決被動吸煙、流動吸煙等問題,從而讓兩個群體各得其所,降低了矛盾發生的可能性。
①日本靜岡縣濱松市辦公樓里的地下吸煙區指示牌。 姚琛攝
②圖中文字說明為:屋頂展望臺吸煙室,請上樓梯。 姚琛攝
③吸煙室里設有專門收集煙灰煙頭和換氣的裝置,以保持室內的整潔與清新。
日本,把設立吸煙室或吸煙區作為控煙的主要舉措。除了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設有專門的吸煙室之外,其他公共區域的室內,例如酒店、百貨公司、銀行或咖啡廳、酒吧等娛樂場所,也會有專門的吸煙區或吸煙室(見圖①②③),明確標注未成年人和孕婦等特殊人群禁止入內,既保證了煙民的合法權益,又不會對他人造成困擾。這里常備空氣凈化劑,并裝有專門的煙灰收集和換氣裝置,以保持室內清新。另外,為了使服務更人性化,有的吸煙室還裝有出售飲料或零食的自動販賣機,提供打發時間的報刊雜志。消費者可以文明、體面、有尊嚴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反觀國內,很一段長期以來,媒體、專家、網絡大V堅持對控煙“零容忍”,堅定認為文明吸煙設施的建設是“縱容”吸煙,認為公共場所吸煙室越少越好……受此影響 ,許多特定場所的文明吸煙室被拆除,許多矛盾被激化,比如,高鐵吸煙現象確實是不文明行為,但社會一致譴責吸煙者的時候,卻無視了另一種更加危險的行為——
只為一解煙癮的乘客,在列車啟動的最后一秒扔掉煙頭,飛身上車,上演驚險的一幕一幕……
只為一解煙癮的乘客,在奔跑中望著緩緩啟動的列車,無奈又尷尬的放棄……
其實,解決這種問題,只需要一個很小很小的文明吸煙處。
吸煙不是犯罪,吸煙的人也不是敵人,他有可能就是我們的親人,同事,朋友。對文明吸煙設施的不允許、不包容,其實是對龐大的吸煙群體的無視與無禮。
決定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僅僅是一些不文明行為,還有包容度,一座城市又開放又和諧,既有序又包容,人人各得其所,安居樂業,才真正是一座文明幸福的城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