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和杭州市醫學會聯合主辦的第22屆全國控制吸煙學術研討會暨第12屆中國控煙與心血管病預防康復學術會議于12月3-5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記者從主題為“推動控煙行動建設健康中國”的本屆研討會上獲悉,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無煙黨政機關的建成率已達到41%,省級無煙黨政機關達到78%。
WHO駐華代表處無煙草行動技術官員孫佳妮介紹了全球控煙進展。2007-2019年,全球平均成人吸煙率從22.7%降低到17.5%。但相關數據顯示,全球15歲及以上吸煙人數高達11億人,煙草每年在全球導致800萬人死亡,其中超過100萬人死于二手煙的暴露,煙草致病致貧。預計,全球每年因煙草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1.4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1.8%,而且40%的損失都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
在控煙立法方面,截至2020年,全球有1/3的國家(67個)有國家層面的全面無煙法規或其地方法規覆蓋90%以上的人口,這些國家覆蓋18億人,超過一半的國家都是中等收入國家。孫佳妮強調,圖形健康警示是目前執行最好、推廣速度最快的控煙措施。
在控煙行動總體目標要求下,中國控煙立法有了明顯進展。據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研究員肖琳介紹,截至2021年10月1日,20多個城市出臺全面無煙立法,北京、上海、河南、青海、吉林、陜西等地提前完成全面無煙立法覆蓋人口比例超過30%的目標。
在創建無煙學校方面,2020年22個省份上報開展了無煙學校建設工作,共驗收1994余家。肖琳表示,2021年將學校無煙作為學校健康工作的重點和底線,各地要求各類學校加大控煙宣傳教育力度。在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無煙學校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衛規劃函〔2020〕455號)精神指導下,我國即將出臺《創建無煙學校指南》。
11月10日,國務院公布的《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發實施條例)的決定》中增加了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相關規定。
目前,電子煙市場發展迅猛,僅歐洲市場就有3萬個電子煙品牌在售。預計到2026年,電子煙全球銷售額可能達到580億美元。全球已有111個國家和地區對電子煙實施了管制,其中32個國家禁止銷售電子煙,79個國家允許銷售但采取措施進行監管。
“電子煙存在危害和不安全性,尚無充分證據證明電子煙可以作為戒煙工具,有可能成為青少年吸煙的一個途徑。”WHO駐華代表處無煙草行動技術官員孫佳妮表示,如果沒有禁止,電子煙必須得到嚴格監管。而加熱煙草制品不同于電子煙,屬于煙草制品,應按照煙草制品受到《公約》等煙草控制政策的管制。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研究員楊杰表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了全面無煙法規概念和目標,控煙立法從覆蓋范圍到有效實施兩方面得到普遍認可。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成為必然,多地都在探索更有效的執法模式,我國全面無煙立法進入成熟階段。
但楊杰也指出,目前全面無煙立法和執法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城市控煙法規的文本制定有缺陷;部分城市的執法程序繁瑣;控煙執法的準備工作不充分;部分城市執法協調機制尚未建立或未發揮作用;開展執法培訓的數量和強度不夠,部分城市的部分執法部門幾乎沒有開展控煙執法行動;對違法吸煙行為處罰弱等等。
為此,楊杰呼吁盡快制定一部全面無煙法規,明確各部門、各行業、單位的職責,簡化執法處罰程序,合理設定違法吸煙罰款金額,對禁煙場所的要求具體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